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2006

曾蔭權憑什麼說: 現在是廿年來最好?

最近,差不多每一份報紙雜誌,都以豪宅,股市大旺為題材,除了爭先報導名人大亨如何投資成功勁賺五百億,和一班投資銀行大班收過億花紅之外,就連特首曾蔭權在北京述職時,也高調指今年香港的聖誕新年市道,是廿年來最好的。如果到中環,銅鑼灣或尖沙咀一帶看看,我們也許真的以為今年是回歸十年以來,市道最旺和市民「洗」得最豪爽的一個聖誕假期,公司排長龍,市民一大袋一小袋滿載而歸,再看看股市,一個月內,十一隻新股先後掛牌,隻隻「紅盤」,即使不懂什麼是股票的「羊生羊太」,只要用一萬幾千抽到一隻新股,分分鍾有所斬獲,可以輕輕鬆鬆過「肥年」。 只是,天堂跟地獄並存,當曾特首在北大人面前「唱好」香港的同時,家庭暴力案無日無之,家庭暴力的數字今年比去年同時間上升百分之六十五; 貧富懸殊問題方面,根據街坊工友服務處就本港基層勞工的貧窮情況報告,估計目前全港有一百零三萬人,生活於扶貧委員會訂出的貧窮指標上,簡單說,每7 個人之中就有一個是窮人。不止,每月收入少於五千元的在職貧窮人士,起過三十一萬人,而本港的堅尼系數已經攀升至0.525,按聯合國指標,0.4是警界線,0.6就是存在不穩定及危害社會安定。 股市大旺,得益者其實也是小部份人,投資界人士有今年有十多二十個月花紅,但一般打工仔,今年的加薪副度也只不過是百分之三四左右; 只要是正常人,一比較這些數字,必定質疑曾特首憑什麼說: 現在是廿年來最好? 筆者認為曾特首之說實在有誤導之x,正如當新聞攝影師只把鏡頭集中在一個景象並加以放大時,很容易出現以偏概全的情況,所以當曾特首說: 「 現在是廿年來最好」的時候,筆者很強烈地認為: 這位特首不老實! 香港的貧富懸殊情況已達警界線,不知政府是沒有遠景,還是力不從心,只會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貧窮問題來了,就弄個扶貧委員會; 家庭暴力問題來了,就弄個家庭事務委員會; 但是這些委員會權責不清,到底他們做些什麼? 改善了什麼? 十個香港人,九個都未必知道。但特區政府以乎以為成立個委員會,委任了一些知名人士,問題就解決了,這個想法很naive。 總理溫家寶曾經說香港存在「深層矛盾」,真的是一矢中的,香港的經濟發展跟民生問題很不協調,但是問題一直沒有被解決而是不斷地在深化和惡法,曾蔭權在北京在一眾鏡頭前,自滿地說: 「現在是廿年來最好的! 」由此可見,他聽不懂溫家寶的話,也看不到溫家寶的苦心; 如果筆者是溫總理,看到曾...

革命來了,你準備好嗎? 刊於明報 22/12

「時代周刊」今年的風雲人物選舉真有意思! 「你,打倒了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與伊朗總統內賈德,成為了影響世界的人物!」,沒有比這個更貼切的說話,道出網絡世界在今後日子,無論在政經或輿論界所發揮的巨大影響力。很多人都認為傳媒是有權有勢人士的專利,升斗市民要在傳統媒體發聲,機會少之又少,這句話的確是不無道理,試看看在傳統的報紙、電台、電視,「名人」被邀請接受訪問的機會最多,甚至他們生活上一些無聊得很的小事,往往都被大幅報導,相反,一般「普羅市民」的故事就很難得到正視,更莫說被搬上熒光幕; 但是隨互聯網的普及,這個「規則」起了變化,小人物不用靠傳統媒體,只要有一條電線,他也可以在多元、無限的網絡世界上,建立自己的舞台,過去不能發聲的,現在不但成為參與者,更可以成為輿論締造者。網絡世界另一個非常奇妙的一個地方,就是它造就了很多「平民英雄」,給很多不知名的「你我他」創造了機會; 看看中國,中國地大,人多,機會少,而且不平等,過去一般小市民很難有機會出頭,但是互聯網偏偏給了他們一個機會,例如說現在在大陸大熱的「芙蓉姐姐」,她是一個中年婦人,沒有啥學識,也沒姿色,但是她總喜歡把自己的性感照放到互聯網上去,網民就是欣賞她的勇氣,一天過萬人瀏覽她的網頁,電視台看準機會,把她請去當司儀,一下子「芙蓉姐姐」就紅起來了。除了「芙蓉組姐」,還有「天仙妹妹」,她本來是雲南山區一個女孩,一位攝影師偶然把她的照片放到互聯網上,因為長得美,一間手機公司就請了她當代言人…過去,「芙蓉組姐」「天仙妹妹」哪有這些機會? 互聯網不單讓普通人有了出頭的機會,它對傳統新聞的衝擊更大,南韓的OHMYNEWS就是利用這個平台,以「人人當記者」作為號召,在南韓新聞控制嚴謹的框架下,創造了一片天,成為了另類的聲音。早陣子,跟Antony Bloomberg (彭博通訊社的主管)見面,他預測YOUTUBE大熱,傳統的電子媒體受的衝擊將會是前所未有,因為YOUTUBE的誕生等於讓每個人在自己的電腦上,隨時隨地可以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電視台,傳統的電子媒體,互動能力十分有限,觀眾不能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節目,一打開電視,就只有照單全收,但是跟據Antony Bloomberg 的預測,YOUTUBE 只要繼續發展一去,它很可能會取締傳統電視,成為日後廣播的主要媒體,它甚至可以讓觀眾在它上面自由組合自己喜歡的節目,這個就是革命! 根...

Estee Lauder opening

Image

自負盈虧的女人更可愛 刊於蘋果日報14.12

最近傳媒的焦點,除了是銷售稅被突然腰斬,泛民於選委會選舉中大勝以外,恒基地產集團主席李兆基豬年娶媳婦,絕對是大家茶餘飯後最關心的話題之一,據娛樂新聞報導,四叔闊綽,給未來媳婦跟外家的大宅,珠寶連禮金,一共接近九億港元,新娘子徐子琪由一個普遍的模特兒搖身一變成為名門太太,城中富婆,難怪電台主持人在節目中羨慕地說: 「這樣一個女兒,抵! 生得過!」 徐子琪嫁得如意郎君,在傳媒輿論的渲染下,彷彿再一次提醒所有的女士們,什麼才是幸福的標準,就是人長得標緻之餘,最重要還是「嫁得好」; 這個「嫁得好」的意思是,與其天天看老闆面色,日日迫地鐵,在這個人浮於事的社會裡拼搏,受氣,倒不如把所有心思放在物色一個可以讓自己在下半生,無論在物質享受和生活上都可以無憂無慮,又過得愉快的另一半。最近有朋友提醒我,在一眾同學中,只有筆者還是獨身,其他的同學不是嫁了就是已經有好幾個小孩,坦白說,如果沒有朋友的提醒,我還沒有留意到到自己的「狀況」,而朋友的玄外之音是: 「幸福的女人就是有人可依,有人可靠,可以靠老公的話,為什麼要靠自己? 自負盈虧的女人,沒有很多人懂得欣賞。」 由這個角度看來,換句話說,女人的最大悲哀竟然是獨立? 是自力更生? 在以「嫁得好」作為女人是不是幸福的這個傳統的思想包圍下,「嫁得好」也以乎已經超越一切,它比什麼都重要,理想? 工作? 當然也比不上「嫁得好」重要,即使我們這一代無論在教育,在國際視野等各方面,已經下了不少投資和不斷擴闊。 姻緣可遇不可求,從小筆者就認為「搵老公」與「搵工」都是很看緣份的,撇開緣份不說,筆者也坦白認為這個「嫁得好」的概念,在我們天天高喊與時並進的世代裡,已經不合時宜了,試看看現在大家入學比率是男多還是女多? 香港未來的人口又是女多還是男多? 筆者大膽認為,未來的香港,很可能是女人天下,毛主席說: 女人能頂半邊天? 以香港這個情況看來,香港的女士們又何止能頂半邊天呢? 所以,女人的一生,她的幸福為什麼要決定在另一個男人身上? 為什麼一個女人幸不幸福是看她是不是「嫁得好」? 女人的命運不是應該是自己主宰嗎? 過去,在我婆婆的年代,女人比男人少機會接受教育,社會普遍也不接受女人工作,「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頑強得很,但是今時不同往日,現代的女人為什麼要坐時光隧道走回去我婆婆的年代? 把這套老套到不能再老套的思想加到自己身上? 我認同大美人李嘉欣所說: ...

有點怪怪的...

Image
那天到剪頭髮, 三千煩腦絲, 髮型師問我有沒有什麼構思? 我說, 沒有, 隨你決定吧! 誰知, 他一剪, 前面剪很像個男孩, 後面還是長長的, ... 唯有天天把頭髮x起, 是不是有點怪怪?

Freelance 跟 enterpreneurship

由英國回來之後, 朋友都跟我說: 以為你會回電視台去! 為什麼當freelance? 很不穩定哦! 朋友很驚訝我這個決定, 也很質疑, 為什麼不打大公司的工, 而要做 "散工"? 我帶笑反問: 為什麼要穩定? 做 "散工"有什麼不好? 穩定是什麼? 在我而言, 是每天做同一個工作, 朝九晚7 , 一天復一天, 一年復一年, 而後年華漸漸老去, 回頭一看, 噢!我的生命竟然是如此單調! 穩定對我來說, 是一個沉悶的重覆. 事實上, 當你一年跟同一個領導人, 跑了兩回俄羅斯, 工作限制一次比一次大, 這不是沉悶的重覆是什麼? 羅文唱 :" 變幻才是永恆" 我在舊公司的時候, 我每一天都很怕我會為了穩定而拒絕轉變, 因為偏安是一般人的心態, 他們是很滿意現狀? 絕對不是, 只是害怕變化, 害怕失去穩定, 也害怕未知, 所以選擇不變. 當我在CABLE 越來越對現狀覺得舒服時, 心理另一把叫自己離開的聲音也越來越大, 最後她贏了, 我決定離開一個令我穩定舒服的地方, 因為我不想穩定. 現在每天我都在學新的事物, 我接觸的層面比過去更大, 對自己的能力有更清楚的認識, 有成功感, 但是也有錯敗感, 但是每天張開眼, 去探索未知, 正是我想要的. 現在, 我正在摸索一條別人沒有走過的路, 我叫自己做創業者, 我不要走老闆指定我要走的路, 為什麼我要跟別人的指示去做? 為什麼我的能力升遷要由一個人去決定? 日子有功, 我會證明自己的選擇是對的!

請舉報「無形之手」!

[金融時報]報導港澳辦公室主任廖暉出面反對電盈賣給外資,香港嘩然,其實筆者認為北京干預阻止電盈賣給外資是必然的事 , 何需大驚小怪?反而網通當初沒有提出反對,筆者才覺得驚訝,因為它以守護國家戰略資產為己任的傳統國企,這次竟然政治敏感度不足,要廖暉開口才懂行動,現在還「連累」廖暉主任被國際傳媒批評涉嫌干擾特區的正常商業交易,實在難辭其疚。 事實上,電訊產業從來都是北京嚴控的事業之一,建國以來,都是共產黨控制,幾時開放過? 因此,筆者更加看不到她會開放電盈讓外資入主的道理。傳媒到有立法會議員批評,北京什麼都管,選舉又管,法院審案又管,現在連上市公司的正常交易都管,這豈不是破壞「一國兩制」原則? 這豈不是破壞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因為香港的電訊法例和監管規則並沒有禁止外資入股,只有本地廣播牌照對外資設有限制,那麼正常的交易,又沒有違法,北京憑什麼管? 但是北京的「無形之手」從來都是無處不在,只要北京認為自己的管治權威有可能被威脅時,什麼「一國兩制」原則或者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都不會是考慮因素,「無形之手」不論多遠多廣,都可以觸及。 回歸十年,北京的「無形之手」無時無刻不存在,「一國兩制」是形式上存在,實在上,凡是重要事務,如果沒有北京的首肯,根本不會事成; 就算是回歸前,前新華社社長許家x在他的回憶錄裡也提到,北京要達到她的目的,根本全完可以繞過地方法律,只要她「講一句聲」,自然辦到。就例如回歸前她不滿一些報章的批評,要對方自律,所有有中資背景的公司自動自覺都撇掉對這些報章的廣告,以經濟手段打擊新聞自由; 這些做法既不犯法,但又可以達到目的。 這次電盈事件,再一次證實北京的「無形之手」不止干涉政治,經濟,法治,民生都無一幸免; 要不是這次是有「有心人」存心心向國際「舉報」廖暉,北京又可以再一次繞過法律來達到她的目的,坦白說,在法理上是拿北京沒法,但是英國[金融時報] 的報導豈碼令中方尴尬,中國一直要擺出一個文明的強國姿勢,尤其是在商業運作上,要表示自己跟國際看齊,所以「無形之手」事件在國際媒體曝光,對持勢橫行的北京來說是一個當頭棒喝,至少可以警惕她一下不能為所慾為,而且也不得不讚一讚那位向英國[金融時報] 「舉報」廖暉之人,可以有這個胆量和勇氣來公開北京這個「惡行」的,在現今的香港已經少之又少。 「無形之手」風氣不可長,如果大家真的樂於看見香港繼續繁榮安定,「一國兩制」...

pay tv: 兩個只能活一個

Image
這張是朋友電郵給我的 是now tv 在地鐵站的宣傳照, 兩個pay tv, 真的是兩個只能活一個?

壓力煲發瘋了!

星期天, 我發瘋了! 一個人原來可以承受的壓力真的有限, 過去, 我以為自己什麼都受得了, 不知是老了, 還是退化了, 這陣子, 我的心情壞透了, 不能平服, 小時候, 試過一次跟男朋友吵架, 一怒之下, 我跑去買了幾千元的衣服, 一大包, 二大包, 不開心都給紅紅綠綠的衣服趕走了, 但是人長大後, 才發現, 原來 "不開心" 也會跟隨着我長大, 而且, 它的 "思想"越來越複雜, 過去, 一兩件新衣服, 就可以把它馴服過來, 現在我才知道, 它也長大了, 複雜了, 要馴服它已經不容易.... ... 終於明白什麼是"心無牽掛" 一個人, 不論富貴貧窮, 只要心無牽掛, 便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人.... 這個日子, 在我前半生, 有幸嘗過了, 是在英國的日子, 希望往後, 我可以每天都是心無牽掛, 那一生就別無他求了!

謝謝大家

小胖子病了, 我一直沒有跟任何人說, 每天如常拍訪問, 錄影, 錄音,開會, 晚上到醫院看他, 一天又一天, 已經兩星期多了, 就算心裡多煩, 我都跟自己說 : 不要帶到工作上, 只是有一次, 在香港電台錄影時, 導演一段對白改完又完, 實在沉不住氣, 罵了幾句, 原因是,他把我本來要到醫院的預算都打亂了, 後來回家 想一想, 又認為是自己太衝動了, 正因為家裡發生事, 我才更加要冷靜, 不要為小事動氣, 後來有朋友知道小胖子出了事, 都義不容辭幫我介紹醫生 給他介紹食療... 朋友的恩都不知甚多謝, 我告訴自己, 患病不是 " 大哂" 今天, 有這麼人關心和幫忙, 是小胖子的福, 我們多謝都來不切, 千萬不要亂發脾氣.. 在此也希望多謝各位朋友的關心 包括與我素未謀面的大家. 不要動氣, 身邊

弟弟生病了

弟弟在養和醫院已經兩星期了, 他生病之後, 我們小時候一起上學, 一起玩...總總的片段, 總是漫不經意地一幅又一幅在腦海浮現, 他從小特別跟我, 總是 "家姐, 家姐"的叫着, 他又胖又好玩, 從來, 我到那裡他就跟到那裡, 不知何時, 小胖子長大了, 一個人隻身走到遙遠的北京打天下, 我們心痛他, 叫他回來, 他總是說 :" 年輕人捱苦是應該的, 到那裡都一樣..." 是我們放鬆了? 還是他以為自己真的是金剛不壞身? 六年, 小胖子一天比一天瘦, 那天在機場接他到醫院時, 我心裡暗叫 : "怎樣了? 瘦到叫人心痛" 他裝沒事, 只是我們心裡都明白, 形勢不妙... 我是有宗教信仰的, 我許願, 只是他好,只要他跟小時候一樣快樂健康, 我什麼都可以做, 是什麼都可以... ...兩星期了, 小胖子穩定下來, 我知這場仗還要捱一些時候, 但是我們都支持他, 小胖子, 你明白, 這場仗不是你一個人單打獨鬥, 我們都倍着你, 勝利是屬於我們的!

老友記

Image
小時候學琴, 媽媽問: 你不又是三分鐘熱度嗎? 小六的我, 當然誓神劈願說不會 彈琴十多年, 它分享了我的快樂和憂愁 ....只是, 這幾年因為工作關係 已經好幾年沒有跟這位 老友記談心了!

三個人四個表神

Image

如何解決先天不足?

策發會拋出三個立法會普選的方案,三個方案之中,當然最理想的是所有議席都由直選產生,畢竟經過選舉洗禮的才會謙卑,也只有走過入平常百姓家,才真正明白普羅大眾的素求,但是最重要一點是,只有經過真正的選舉,坐在議事廳裡 手執權力的一群,才了解他們手中的權力是誰付予,最終要向誰負責; 但是討論還是歡迎的,理性的討論或者辯論近年在香港十分欠奉,很多政策在推出之後, 往往連討論都未開始,就已經變成了不同政治陣營的角力和對壘。 說到理性的討論或者辯論,其實不單單是香港人需要,其實中央政府也需要; 北京一直以來對香港普選的要求,反應都很冷淡,近年來,社會各個階層都提出不同的普選時間表,但北京也以乎不為所動,有人認為,只要中國一日沒有民主,香港都不會有民主; 這個以乎悲觀,但卻得到不少對中國國情有深厚認識的人士認同。 筆者想,北京之所以對香港的民主素求視之為洪水猛獸,持碰不得的態度,大概是因為她認為普選之後會出亂子,萬一選了一個北京不喜歡的人當行政長官X辦? 又或者擔心香港會變成了福利主義社會。可是,北京這個想法,既不理性也很片面的; 事實上,筆者認為北京一直不首肯香港普選行政長官,是造成現時特區政府在推行一些具爭議性的政策時,之所以吃盡苦頭,有時候甚至徒勞無功的原因。 我們的行政長官不是普選產生的,他的權力來源是什麼? 「董建華」,「曾蔭權」,這些名字代表了什麼? 是北京利益還是港人利益? 他們的動機很容易受到質疑,在立法會內也沒有票,議員可以對行政長官說 : 「我是代表市民反對你,因為我是民選的 ! 」就算執政聯盟又如何? 一到選舉,為了選票,又是投選民之所好,不一定支持政府。 要解決這些矛盾,要害是權力來源的問題。 現時曾蔭權為什麼要那麼緊張民意調查? 因為這是以乎是唯一支持他認受性的理據,但民調跟民選跟本不可同日而語,有時候筆者也替政府難過,在現時這個畸形的制度下,他們是先天不足,所以做得特別吃力。 我想,若果我們的行政長官都是民選的,那麼面對立法會時,他可以說: 「我也是民選的! 我有全香港市民做後盾。」他也可以在競選時,把一系列希望要在任內推行的政策納入競選政綱,譬如說,開徵銷售稅這個問題; 若果他能當選,日後他要推行這個銷售稅的時候,也可以說: 「我是民選的,當日你投票給我時,我的政綱有提開徵銷售稅,細節可以詳談但方向是大家已經同意的! 」 筆者想,如果真的是這樣,政府在...

水源有如一國之血脈

世界上所有國家,幾乎都是大江大河的兒子,江河孕育一個國家的成長,水是萬物生命之源,然而,中國的生命之源出卻現了危機。 對很多人來說,水是上帝賜給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是世界上最廉價,最豐富的資源; 但是我們一向認知的「三分陸地7 分水」這個概念,當中所謂的7 分水,百分之97是咸水,淡水只有百分之三,而三分之二的淡水則以冰的形式固定在南北極之中,人們很難可以直接飲用。 全球人口原來都是在依賴百分之二的淡水生活,根據李伶著的一本研究中國水源問題的報告書「西藏之水救中國」,書中指出龍的故鄉--中國的缺水問題嚴重,中國是個貧水國,人均水量僅為世界人均水量四分之一,世界排名一二十一位,被聯合國列為世界上最貧水的國家之一; 尤其是北方 , 中國北方的嚴重缺水已經在窒礙經濟發展; 在天津,「海河」因為的流量減少,海水入侵,天津人天天喝苦水,當時的天津市委書記李瑞環曾說: 「天津人喝的一杯水裡,便含三分一杯尿。」 中國政府為了解決水源問題,已經傷盡腦筋,可是問題未解決,水源又被嚴重污染。 早前報導,今個月初南岳陽縣,因為附近一所化工廠污水x漏,導致大量砒霜流入當地飲水源新牆河,砒霜無味無臭,嚴重者立即死亡,即使慢性中毒,也會導致肝腎損害與多發性神經炎,引發肺癌,皮膚癌,砒霜河威脅附近城鎮八萬人生命。 中國的水源被污染已經不是新鮮事 , 過去的不要說,打由去年十一月開始,中石油吉化雙苯廠爆炸,苯污染物流入「松花江」,十二月,廣東韶關冶煉廠排放鉛污水進「北江」,到今年初,「湘江」又被高濃鎘污染。 一次比一次嚴重的水源污染,不禁令人問: 為什麼,孕育生命的水塘會化膿? 江河竟然會死亡? 筆者不清楚中國官方到底有沒有統計過,因為飲用這些被污染的水,因而患上各種不治之症,病倒,被折騰,甚至死亡的人的數目有多少; 但是數量肯定不少,而且往往是後患無窮,禍延幾代。 中國的水源不夠,又不斷被嚴重污染; 中國的天然環境,被掘的掘,開採的開採,污染的污染,已經被傷害得五勞7 傷; 過去,政府為了發展經濟對環境保護沒有一套可持續的計劃,商人為了私利,莽顧人命,不斷對社區,自然環境,甚至下一代大肆的搶掠和剥削; 官員一隻眼開一隻眼閉,他們既貪財也無知,他們不了解也不顧一個國家和一個經濟實體,要可持續發展,必須重視環境保護,否則一次天災,它的破壞力可以把過去辛苦建立的,一夜間掃清。 二十一世紀中國的經濟...

“Good night and good luck”—擇善固執的美麗

“Good night and good luck” 這套電影年中在英國大熱,但是擾擾攘攘,最後都錯過了。再聽到這套電影是回來香港以後了, 張敏儀 和湛國揚巧合地,都跟我提起了它,張敏儀說「這是所有從事新聞的人都不能錯過的電影。」 電影的背景是五零年代的美國,也是美國跟前蘇聯對立最厲害的時期,當時的參議員Joseph. McCarthy聲稱共產黨員大量浸入國土,無論你的父母,親戚,朋友,只要被認為跟共產黨扯上關係,不用調查,不用審判,就被扣上顛覆份子的帽子。 「國家安全」成為McCarthy打擊異己最強的假裝,一下子,全美上下人人自危, 敢怒不敢言,深怕成為下一個被打擊的對象,正義和真理就在懸崖邊,搖搖欲墜。 在一個沒有人願意說真話,廚房極熱的環境下,只有CBS主持Edward Murrow堅持跟McCarthy打對台,他沒有強烈的譴責,只是一次又一次赤裸裸指出,一個自稱法治民主的社會,怎可能在沒有調查,沒有審訊的環境下,就把人扯下來? 社會的正義和真理何在? 政府,軍隊和新聞機構管理層都給他壓力,要他閉嘴,亦不斷有人向Edward Murrow身邊的同事x黑他,其中一幕新聞機構高層對他說: 「你要知道誰給你出量,誰供你的孩子上學,不論McCarthy是多不合理,將來他受制裁時,我們就去報導,但是不要你現在在大聲疾呼! 」 電影是做給人看的,裡面的故事,的確存在在任何一個社會,不無是美國,中國或者是在香港,最近台灣的挺扁和倒扁行動,民進黨早陣子要全面封殺被認為是藍營背景的新聞媒體,包括不買不看不下廣告,這是很過火的行為,但卻也說明了,新聞工作受的壓力來自四方八面,政府的壓力,廣告商的壓力,不少媒體索性要求政治盡量都不要談,反正後果麻煩,觀眾又不一定有興趣,倒過來,制作一些風花雪月的娛樂新聞最好,又鎌錢又少麻煩。但是這些節目對社會進步,對啟迪人心又有什麼好處? 傳媒的影響力之大既能載舟也能覆舟,政治和經濟的壓力下,如果是你,會怎辦? 選擇閉嘴還是繼續說自己相信的事實? 電影中有些問題值得我們思考; 第一,我們的社會有多少人願意好像Edward Murrow一樣擇善固執,說自己相信的話和說誠實的話? 說誠實話,是新聞工作者的低線,但在不少時候,它卻成為了一條高壓線,說老誠話有時候是要付上代價的,戲裡有Edward Murrow,現實有劉賓雁,程翔等,他們都選擇了說自己...

Party!!!!!!!!!

Image

My hair style

Image

再遇甘國亮

回港之後, 得知甘生在港台亮相, "數風流人物"之人本身也是風流人物, 甘生在鏡頭下, 為香港研上一幅精彩人物圖.... 收音機傳來一把熟悉的聲音, "打開天x甘國亮"....呀!是甘生, 過兩天, 港台wendy來電, "寶華, 甘生想邀請你到他的節目, 有興趣嗎?" 不旦是興趣, 更是抬舉, 那有不答應之理? 十一月五日, 星期天晚上, 打開天X甘國亮.....

政壇新秀訓練班

又重回香港電台, 這回接了蔡子強棒, 當上了班主, 訓練政壇新秀, 星期六早上十時開咪, rthk2 , 拍檔是大學師兄, 程振鵬... 明天是我二次主持這個節目, 希望好show, 還有.. 是開車不要又開到沙田去了.....

一張近照

Image

做anchor

今天有一位朋友來電, 說有一位小妹妹想加入電視台當anchor, 可不可以跟我聊聊. 當然好! 對話開始, 小妹妹自我介紹一番之後, 我先問第一個問題, "為什麼要當anchor?" 她說: "因為很想用自己的聲音, 表情去講一段新聞給公眾知道" 我聽了有些莫名其妙, 她跟我再強調, 她是希望當電視台主播, 不是記者, 更不是報紙, 電台那種. 我的心冷了一半, 聽她的語氣, 她是決心加入電視台當主播, 她心意已決, 問我何幹? 後來揭曉, 她不是新聞系的學生, 她不知可以用什麼途徑加入電視台呢? 另外, 原來她想一邊讀書, 一邊當主播, (她還未畢業) 問我好像她這種case, 電視台會不會考慮? 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 現在的一代真會打算, 書未讀好, 已經要先找未來的 " 地盤". 年輕人的進取心真叫我佩服.

蝦叔

剛看到電視台的娛樂新聞, 資深藝人蝦叔, 關海山,今天出殯, 跟蝦叔有過一面之緣, 那時候, 我大學二年級, 在無線電視新聞部實習, 一天, 午飯之後, 我趁有空檔, 偷偷走去canteen後面的錄影廠, 因為我跟大部份人一樣, 對水銀燈下的生活, 公仔箱內的人物, 充滿好奇. 難得進入電視台, 好想看過究竟. 我一直走, 一直走, 明星看不見, 只見一大堆又一大堆的拍攝工具, 可能 "放飯"時間, 人影都沒一個. 正想打道回去的時候, 在我前面...是蝦叔, 他看着我, 笑了一笑. 我想每年暑假, 他可能總會碰到幾個像我一樣看明星的傻丫頭.... ....一轉眼, 十二年了, 今天的傻丫頭, 不會再追星, 丫頭也不再是丫頭了, 可是蝦叔也走了... 雖然跟老人家只有一面之緣,但他那個笑容, 不知為什麼, 這些年來一直很深很深印在我腦海中, 在此為他送上最深的祝福. 他是

朋友, 我還好!

Image
post兩張工作照, 跟大家說 : "我還好"

好書推介

一直沒有時間update這個blog, 是實在忙得透不過氣. 很多新節目都在十月開始, 所以馬不停啼地開會, 做宣傳和做訪問... 不過, 幸好還有時間看了一兩本好書, 一本是余秋雨的 "文化苦旅" 而另一本是 "Hostage at table"... 大家有時間不妨看看, 會有inspiration 的!

有好play 推介

昨天, 開車經過藝術中心, 看見超大poster, 是 "Woman in black" 於今個月中, 來港公演, 我在離開英國前, 專程跑到倫敦看, 它沒有phantom of the opera or Lion King的震撼場面, 但同樣精彩, 而且看這個play 是學 "生字" 的一個很好機會, 同一個意思, 有超過十個形容詞....厲害嗎?千萬不要錯過!

久違了的黃毓民

Image
對上一次看見毓民是在有線電視的canteen, 那時候是在他 "出走"之前, 兩年不見, 今天在now碰頭, 興幸大家都安而無恙 .... 訪問時, 我問他人生低潮過了沒有? 他笑 ...最近他跟長毛等組織了一個新政黨, 他說這是人生的另一條跑道, 由這裡他重新出發, 在此祝他比劉翔跑得更快, 更遠

你想知自己的blog值幾多嗎?

Hey, Check out this link : http://www.business-opportunities.biz/projects/how-much-is-your-blog-worth/ It will tell you how much is your blog worth

為了六元的改革---Apple Daily Sept 19

在英國期間參加了大大小小有關媒體未來發展的研討會,當中被談論最多的是面對新科技,新的媒體不斷衍生的時候,尤其是當互聯網及「博客」越來越流行,甚至挑戰傳統的新聞媒體的權威時,傳統的電台電視台和印刷媒體應該如何應付呢? 在英國,有研究新聞發展的學者認為,在廿一世紀這個年代,經營印刷媒體難度最大,因為它在事事搶先鬥快的世界裡,印刷媒體在搶新聞的時間和速度上,不及廿四小時新聞台,而電視台也不及互聯網上的消息傳播得快,他們當中有人預計到二零四7年後,傳統報紙會將完全被市場淘汰。 在香港,「博客」未算很普及,我想原因大概是因為「博客」主要的表達方式是用文字,而香港人卻不善於用文字表達,即使有的「博客」,大多數只是流於個人日記式,所謂的on-line journal,不像在英美等國家,「博客」很多時候都是具份量的評論家,過去他們要得傳統媒體首肯才可以在它上面發表文章,萬一政治立場跟某個媒體不一致,可能馬上被停稿,但是在「博客」流行之後,過去不能發聲的,現在都有平台發聲了,可以「hit yelling at TV」,在英國,英國廣播公司的早晨新聞,其中一節就是每天看看某幾個「名」「博客」有什麼高見,就好像是看報紙社評一樣。 在香港我們未直感受到「博客」的威力,但辦報仍然是一件艱難的事,尤其是去年免費報紙出籠之後,據說他們佔了整個印刷媒體廣告百份之二十的收入,而且令broad sheets (大報) 的銷量也下降,在香港辦報,讀者群少,利潤已經不大,加上免費報紙的出現,很多報人現在想辦法變陣,不是為什麼,而是為生存。 很多市民讀了一兩份免費報紙之後,都說不會再用六元買一份傳統報紙,為什麼? 第一個原因是因為免費報紙跟一份六元的報紙內容大同小異,新聞角度也可能差不多; 第二個原因是這六元沒有為讀者帶來額外的消費價值。 過去跑前線新聞的時候,經常遇到以下的對話 : 「有沒有別的行家在場?」編輯問; 如果答: 「有」,就繼續等; 如果答「沒有」,一般情況下都是收隊,走! 我不明白為什麼總是要「人有我有」,如果每個媒體都是「人有我有」豈不是人人一樣? 那麼不是乾脆要一個媒體就夠了嗎? 要令讀者選擇我這個媒體,那麼到底我跟別人有什麼分別? 如果連自己都答不出,人家又甚會選擇自己? 南韓的「ohmynews」之所以成功,尤其是在去年底的世貿會議中,它發揮了很大的威力,因為它新聞的角度和agend...

專訪曹仁超, 今晚有得睇....now8pm

Image

圍城之戰--陳水扁綠色恐怖總結算--12/9 Apple Daily

三十萬人的咆哮聲,我們聽到了!全世界都聽了! 打由二零零四年總統大選開始,台灣的群眾運動從來沒有停止過,由「二二八」牽手,族群對立,到「三一九」槍擊案,群眾質疑陳水扁當總統的合法性,藍營拒絕接受選舉結果….等等,一場又一場的群眾運動把本來已經「氣虛血弱」的台灣,兩年間折騰得更加蒼白。 上星期六的「九九運動」,又是一場群眾運動,三十萬紅衣群眾,在陳水扁眼中肯定有如紅火蟻一樣叫人厭惡; 但是這次的群眾運動,跟過去最不一樣的地方,是參加者當中有藍有綠,他們的組合早已超越黨派之爭,當中沒有族群對立,也 不是藍綠對陣,而是對貪污腐敗政權的控訴,筆者不知道這次的倒扁靜坐,能不能把陳水扁拉下馬,但不論成敗,歷史已記一筆,陳水扁這位「台灣之子」做不成,反而做了「台灣之賊」! 陳水扁二千年大選時,挾改革者之名,吸引了成千上萬的支持者,把腐爛不堪的國民黨,這所百年老店一腳送走,可是六年光景,陳水扁及其「第一家庭」,「第一夫人」和「第一女婿」的貪污收受利益醜聞不絕於耳,陳水扁不知恥,不去面對群眾,反而躱在台南母親家,說什麼: 「阿扁不會倒! 台灣不會倒! 」筆者想,項羽被圍,逃至烏江,烏江畔已有孤舟預載項羽東渡脫身,在這生死關頭,項羽慨然笑道:「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陳水扁貪婪民脂民膏,還有面目走回台南,面對幫義無反顧支持他的父老兄弟,沒半點羞愧之心,還企圖再次挑撥說這次的倒扁運動,是有人對輸了總統寶座不服氣,老是來找他麻煩。陳水扁實在是無恥之極。 事到如今,陳水扁必須下台,他的誠信已經破產,即使免強留下來,也只是一個「跛腳鴨」政府,窒礙台灣的發展,若果不能把他拉下台,也給希望窒礙民主發展的人一個很好的籍口: 看! 說什麼台灣是中國五千年文化以來第一個民主的地方? 看台灣今天搞成什麼樣? 所以,陳水扁必須下台,民主雖然不能確保我們送上權力寶座的人不變壞,但是民主必定能把變壞了的領袖拉下台! 陳水扁過去六年以來不斷挑釁族群矛盾是不仁,「第一家庭」的貪婪腐敗是對台灣人民不義,面對全民的怒哮仍然不下台是對民主不忠; 這樣一個不仁不義不忠的總統,在誤人誤己誤台灣; 陳水扁的綠色管治,應該告一段落,好讓台灣這片土地可以在晴朗的一天再出發!

久違了的公仔箱

Image
好一段時間沒有在公仔箱出現, 一入廠, 看見camera, 看見燈光師, fm... , 整個人好像 "回魂"一樣, 都醒了! 電流彷彿在我身體流過...原來我真的是電視人, 在它裡面, 我找到了自己.

查良鏞專訪---now財經台

世紀人文‧關懷‧視野D04 1 . 明報 張寶華2006-09-05 世紀‧China 從 毛澤東 談到 哪種民主 一九七六年九月九日,毛澤 東逝世,到今年剛好三十年。 至今,他仍然是中國近代史 上最具爭議的人物,有人認為 ,他不是神,但卻比神更神,神不能帶成千上萬的人民翻 過一座又一座巨山,完成二萬 五千里長征;神也不能建立新 中國,但毛澤東可以。但同時 他也比惡鬼更惡,一場文化大 革命,把中國人由形到神不斷 地簡化,粗化,淺化———遺禍 至今。 評價毛澤東不能不談文革, 到底毛澤東功不抵過,還是功 過相抵,又或者是功大於過, 三十年來討論者無數;然而在 香港,沒有任何人比查良鏞更 有身分評論毛澤東的一生,查 良鏞說到毛澤東發動文化大革 命,眉頭一皺,沒半點猶豫:「 對於文化大革命,我是徹底 否定,不一定是歷史評價,普 通中國人的評價,我也覺得可 以百分百否定!」 今年也是文革四十周年,反 思歷史,更要反思文革……與 查良鏞的專訪也由這裏說起。 至今,毛澤東的肖像仍然被印在百元人民幣上,他的畫像也高高地被掛在天安門樓上,俯視中國過去三十年來的發展;事實上,胡錦濤在較早前中共中央舉辦的「紀念毛主席誕辰110周年」的座談會上,就明確地提出:「在任何時候任何情下我們都要始終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旗幟。」這都似乎在告訴我們,毛澤東,與今天的中國仍然是息息相關。 在毛澤東逝世三十周年的日子,民間對這位已故中共領導人一生的功過又再議論紛紛,在大陸,有部分知青包括余杰,劉曉波等提出要把毛澤東的遺體搬離紀念堂,因為他在晚年期間發動的文化大革命,讓中國帶來史無前例的災難,沒有資格被人紀念。民間對毛澤東的怨恨是肯定的,查良鏞在訪問時也說,現在中央的政策是盡量不提文革,免得牽涉毛澤東,原因也就是免得動搖這位代表共產黨權力的象徵。 「實際上,現在中共中央政策,差不多不講文革,批評文革很困難,因為一旦批評文化大革命,就牽扯到毛澤東,單單說四人幫,不提毛澤東很困難,撇開毛澤東,談文化大革命是虛假的,變得是全部欺騙人,大家索性不談,但否定毛澤東又不行,他是共產黨的創建人,所以盡量不提,對文革的批判也就不徹底,不似蘇聯批判史太林那樣徹底。」 鄧小平對毛澤東的一生功過評價是「七三分」,所謂七分功,三分過;「過」肯定是有的,只是中央不想多提。「就暫時不提他,或者不比鄧小平(評價)更高,但未必很...

放過陳易希 於明報刊出 29/8

一位17歲中學生,是傳媒把他棒上天,把他彷彿塑造成是香港年輕一代的榜樣,形容他是摘星少年,還標榜他是2005年風雲少年; 一個月不夠,又一手把他擲下地,千方百計把他的會考成績公開,又再造文章: 一個只得十二分會考成績,連報讀中六都成問題的學生,科技大學怎可能破格取錄? 一些網友也加入「聲討」行列,即使科技大學表示不會收回破格取錄的諾言,網民對陳易希的批評聱仍然是此起彼落。 傳媒為什麼老是要公開陳易希的會考成績? 這不是公眾利益,即使只得十二分,但這並不能反映他在其他方面的潛能,但是公眾偏偏以死板的分數,企圖來x奪一個年輕人入大學的機會,為什麼? 香港的教育制度彊化保守又死板,過去筆者考會考和高考的時候,每科都只是靠「背」,因為我記性好,所以兩之考試成績都不錯,但我從來不認為自己是一個聰明有創意的學生,最多只是一個勤力記性好的學生而己; 所以我不認為我們的下一代,也不希望他們像我們一樣,死死板板入大學; 既然陳易希滿腦子神奇創新的思維,如果因為這十二分,失去入大學的機會,豈不是更浪費人才? 我在牛津一年,認識了一法律系女生,她沒有受過正規小學中學教育,人人上小學的時候,她逗在爺爺家學油畫,中學時,美國讀兩年,大陸讀兩年,成績平平,但是她的家人沒有放棄她,最後還不是考到牛津來? 誰說正規是最好? 越正規就越彊化,越沒有創意,死板的人太多了,我們這個社會才不要死板,陳易希被科大破格取錄是真正體驗「求學不是求分鐘」這個道理,我們不要只流於空喊口號,應該真的把它體驗出來! 。

這是什麼世界?

雜誌偷拍女明星換衣服照片, 各界大鑼大鼓聲討; 市民投訴過千宗, 但是卻人人搶買這本雜誌要看過究竟, 雜誌結果大賣! 甚至要加印, 這是什麼世界? 香港是一個一切以金錢主道的地方,要改變傳媒丕風, 站在道德高地沒有用, 說道理也是浪費時間, 只有讓它賣不到錢, 才是唯一有效直接的方法!

傳媒還有獨立自主嗎?--於蘋果日報刊出 24/8

美國國務院在今年發表香港報告時,特別關注到香港媒體自我審查的問題,尤其當回歸以後,越來越多媒體的老闆,接受北京政治委任,及跟內地有千絲萬縷的經濟利益關係時,他們如何平衡政治經濟利益和新聞自由? 當集團的經濟利益跟新聞自由互相衝突的時候,新聞的獨立性能不能維持呢? 這個不應只是美國國務院關心的問題,也是香港整個社會在回歸將近十年,必須要思考的問題。 過去文人辦報這個傳統,隨着信報易手,在香港將會成為歷史,現在都是企業辦報,報館只是整個財團的一小部份,在香港辦報,銷量最高的報紙都不過是賣三四十萬份,利潤不大,但卻是一門搶手的生意,為什麼? James McGregor,一位前華爾街日報駐中國的記者在他的書 One billion customers裡說了一個故事,也許是一個值得參考的解釋; 他說當年鳳凰衛視的老闆劉長樂,到中南海遊說北大人容許鳳凰衛視的成立,當中最能打動北大人的,就是他承諾鳳凰衛視會成為中共統戰海外華人最有效的工具。一九九八年,鳳凰衛視女記吳小莉在人民大會被朱鎔基點名稱讚,鎂光燈都集中在吳小莉身上,據說,在電視旁邊看直播的劉長樂看見這一幕馬上淚如雨下,因為朱鎔基的一句話讓他知道,鳳凰衛視跟中央的關係已經牢不可破,以後不再要摸着石頭過河了; 事實上,鳳凰衛視從此也成為國內最具實力和影響力的媒體之一。 這個例子大概說出一個事實: 只要有「筆桿子」在手,對北京來說,你的價值也大了:「沒有媒體在手,在北大人眼中,你只是一個普通的財團老闆; 但只擁有一張報紙,你便是可以影響x論的報業大亨,北京跟你的對話馬上打開。」只要雙方配合得而,更能各取所需。 北京統戰香港傳媒的工程,早在八十年代中英談判時已經開始; 回歸後,加上傳媒老闆都盯着十三億人口的龐大市場,這個統戰工程自然顯得更得心應手,如果把香港的傳媒老闆分為三種顏色: 凡是接受北京政治委任的,不論是政協,人大甚至是港事顧問等公職,都劃分為紅色的話,那麼十一份本地報章 (不包括大公,文匯和商報在內),當中有六份報章已經被納入這個紅色的類別; 如果把那些沒有接受北京政治委任,但跟北京有千絲萬縷經濟關係的傳媒老闆,分類為粉紅色資本的話,也有四份報章屬於這個類別。跟北京沒有半點關係的,手指一數,竟然只剩下「蘋果日報」。 回歸只是短短十年光景,這個轉變不得不叫人驚訝,也慨嘆北京的統戰工程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接近完成,再加上現在...

花瓶

越來越多人認為電視台出身的女孩子都是花瓶, 只有樣子, 沒有腦子. 花瓶其實也是一種appreciation, 起碼說你樣子還標緻; 但是沒有人喜歡永遠當花瓶...

張寶華, 梁家傑, 李純恩與你尋找 "生命中該有的"講座

Image

RTHK

港府決意整頓港台,正式宣佈電訊管理局副總監傅小慧空降港台,接任副廣播處長一職,一步一步加強控制,誓要拔去這x眼中釘。 特區政府到港澳辦至北大人,一直持着一個筆者認為不是「道理」的「道理」來挑剔港台,就是她的經費是來自政府,為什麼連「老闆」都敢罵? 你既然大x不道,然而要人頭落地。 政府這個「道理」犯了兩個嚴重的邏輯上的錯誤; 首先,港台的經費並不是特區私人「荷包」出錢的,它的經費是來自廣大每一位納稅人,納稅人才是「老闆」。第二點,就算港府真的認為自己是港台的水候來源,那麼看看英國的反對派,他們日日罵,天天跟執政黨過不去,他們的人工薪水來自誰? 又不是英國政府! 英國政府付薪水給他們的目的就是要他們反對執政黨,就是要他們監察政府,就是要他們說一些政府不喜歡聽的說話; 如果做不了這些,他們才不配拿這些工資。 那麼香港電台作為傳媒,她的工作就是監察政府,所說說政府不愛聽的說話,制作令政府要自我反思的節目,港台是盡已之所責而已。 況且,港台不單止存在價值大,我們應當盡力維持她的公信力,尤其是近年一些商業電視台制作的新聞節目,數量沒有增加,種類來來去去都差不多,沒有新的 創意,所以港台的貢獻仍然相當大,起碼她制作的節目種類較多,小眾的利益也可以被照顧; 譬如說「傳媒春秋」和最近推出的「閱讀解碼」和「不是香港人」都是趣味跟知識兼備的節目。 對於港台,筆者多次強調政府應該加以利用這個金字招牌,多制作一些達國際水準的作品,這是特區政府擴大 soft power 的很好途徑; 至於反對聲,這是一個民主社會必須要有的,雖然香港不是真正的民主社會,但起碼也算是 “managed democracy” ,那麼一些用來粉飾的嘈音是不可能沒有的!

親疏有別

曾蔭權當政,流行了「親疏有別」四個大字; 不用多解釋,單看字面也明白個中意思: 簡單說,被認為是「友好」的傳媒每每得到優先,briefing優先、「放料」優先、連做專訪也優先。 最近曾特首的個人show在亞視播出,有電視台高層氣憤曾特首「親疏有別」; 我看完了整個節目,坦白說,覺得實在悶得發慌,訪問中沒有新鮮的事物,訪問的記者問題也不尖銳,輕輕帶過便算,訪問內容平平淡淡,最吸引的算是他官邸幾個shot了,除此之外,我實在找不出這個專訪特輯有什麼賣點; 在講求收視的電視台來說,這個節目只收四五點,可以說是失敗之作,為什麼電視台高層卻這麼 「恨」呢? 說到「親疏有別」,我認為由特區政府到北大人,普遍都只親外人,疏自己人: 在外國,明知CNN、BBC等記者,來者不善,善者不來,他們誓要把被訪者的一言一行暴露在鏡頭前,但是每次領導人外訪,曾特首到英美遊說時,他們必以接受外國傳媒訪問為榮,當年國家主席江澤民,在鏡頭前破口大罵時,仍不忘以他接受mike wallace訪問而自豪; 他說: 「我跟華萊士談笑風生」,我想,華萊士怎會跟你談笑風生? 只是中國領導人面對洋人時,氣量特別大,心胸也特別廣,即使被對方擊中死穴,心裡不停咒罵時,仍然死x笑容,然後說自己跟對方談笑風生。 這就是真真正正的「親疏有別」。 在香港,特區官員好,北大人也好,接受某傳媒專訪,根本不會出現尖銳的問題,因為大家怕得罪了對方,以後專訪無望; 可是,xx維維的說話又有誰愛聽? 據聞,這次專訪,曾特首的政治化妝司滿意極了,真可笑! 在民主社會需要政治化妝,在香港 , 特首辦一個電話打給友好傳媒的老闆,話一句什麼都搞掂,我們需要政治化妝司嗎? 政治化妝又給誰看呢?

The world is flat

“The world is flat” 這本書一年前在美國大熱,在我離開牛津之前,它的熱浪終於來到了英國,這本書是Financial Times 跟投資銀行Goldman Sachs的特別推介,不要以為這財經有興趣的朋友才會讀的書; 事實上,這本書在牛津大學流行起來前,先是在教育系炒得火熱,因為它告訴你世界發展的最新形勢。 在哥倫比亞發現新大陸之後,他證明地球是圓的,但是“The world is flat”的作者Thomas Friedman卻說,地球經過一次又一次的globalization之後,現在的地球已經不再是圓的,而是平的。 他說: 當在一四九二年,哥倫比亞發現新大陸之後,地球分為了 “新世界”和 “舊世界” ,人們透過馬匹和最原始的勞動力,把自己的國家帶進世界,跟別的國家交往,那是第一次的globalization的開始,那時候的人們需要思索的是: 如果令自己的國家在全球化上爭一個位置又或者如何跟別的國家亙補; 第二次的globalization是由一八零零年到二千年期間,在第一次和二次大戰之後; 這一次的globalization是由跨國公司x動,他們透過互聯網,電腦,電訊科技和發達的道路系統,成功把地球國與國之間的距離再縮細一個碼,由中碼縮少為細碼,活在二千年的人們要問自己的問題是:我要如何利用和把握這個機會,透過公司之間的合作,把自己帶進世界,而且在全球化的x勢下,我們的公司如何x入全球化的經濟之中。 現在呢? Thomas Friedman說已經是全球化的第三個階段,地球上國與國,甚至是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已經由細碼發展至非常非常少的距離,而且我們已經是同步同時競爭; 過去因為各種原因,競爭力是不平等的,所以有一些國家一些人會比較優越,但是現在我們要思考的問題是: 我,個人,要如何配合世界競爭,”How can I, on my own, collaborate with others globally?” 這個問題,你有沒有想過?

disneyland

時間過得真快,去年九月開幕的香港狄士尼樂園快一嵗了,過去一年,樂園在風雨飄搖的環境下成長,印象中,有關狄士尼的新聞日日新鮮,由管理到環保問題,都是 “bad press”多,到最近才稍為靜下來。 樂園開幕時,我跟家人去過一次,報紙上大字標題的問題我沒有遇到: 沒有排長龍的情況,也沒有受到不禮貌的對待,mickey跟mimi還有donald duck逗得大家都很快樂,狄士尼的商品更是我心頭好,到牛津時,我也帶了兩件米老鼠t-shirt去,一些外國朋友不知道香港都有個狄士尼,看見我的t-shirt時,他們都好奇了,朋友問我,香港的狄士尼樂園是不是全世界最細的? 我說 “是” , 但是我又反問他們 “細又有什麼問題?” 怎可以拿香港跟美國,法國怎至日本比較? 香港整個島的size比起人家都不知是百份之幾,凡是都應該是合比例的,所以香港這個袖珍狄士尼正是香港的獨特之處,有什麼好批評? 朋友都笑了。 坦白說,我挺喜歡香港的狄士尼,因為我知道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到美國的florida或法國巴黎去,所以香港的狄士尼能滿足了一些人的夢想,讓一些沒有能力的朋友也可以在樂園裡找到快樂,狄士尼為香港人帶來的歡樂的確不少,起碼我的父母都樂透了,一位行家的老父年紀太大不能去外旅遊,狄士尼讓老人家樂了,當然樂園剛開始運作時的管理欠靈活跟管理層的大美國主意是令它連番受挫的原因,它也不明白香港人好批評,香港的傳媒更愛挑骨頭,尤其是狄士尼的風頭最勁,不罵你罵誰? 中國人有一句話: “人老精,鬼老靈” ,狄士尼大一嵗了,希望她學精了,知道怎樣跟香港人,尤其是跟傳媒相處!

" 呀太"世界

未回港,已經聽到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三年收埋自己終極復出,從報紙看到「葉劉」比幾年前消瘦了不少,據說她連名牌都介掉不穿了,希望以最平實的姿態,打着stanford碩士生的銜頭,勢要捲土重來。 很明顯,當年敗走,她一直是處心積慮終有一天要回來收拾失地,所以第一炮先把畢業論文向報界發表,接着一連串的公開活動,上電視主持節目再以stanford同學為班底組織智庫,打鑼打鼓「殺」回港,氣勢一時無兩; 另一邊廂,陳方安生被傳媒日逼夜逼,終於向外宣佈組班問政; 傳媒的鎂光燈天天追着兩位「呀太」,連她們到街市買菜也成為追蹤焦點; 沒官沒職的兩位「呀太」的曝光率奇高,相反,名正言順的曾特首卻有點被冷落了,他新加坡之旅也是平平淡淡,比起兩位「呀太」的吸引力實在差太遠了! 剛回港,跟一班傳媒友好吃飯聚舊,我馬上先做個小型民意調查: 到底「葉劉」改變形象終極復出,人清減了,連名牌衣服都介掉了,但是這可能真的使人淡忘三年前的一幕又一幕: 皮褲黑超,再加語不驚人勢不休的烈焰唇,心口掛着「勇」字,無論香港人對廿三條有幾反對,她都只認為是我們無知白痴,廿三條勢在必行…香港人真的會再接受她嗎? 香港人出名善忘,莫說三年前的事,就算三日前的事都未必記得住,那麼大家對「葉劉」三年前的「所作所為」,真的可以一筆x銷嗎? 我這個小型民意調查的對象都是傳媒和中產人士,做了這個民意調查之後,我才發現香港人原來是「特種新人類」,這類人最特別之處是應忘則忘,不應忘者則永至不忘…你看六四事件,已經十三年了,香港人有忘記嗎? 我們對「葉劉」也是一樣。 我對「葉劉」的能力沒有懷疑,對她的忠誠也很配服和尊敬,只是道不同不相為謀,她效力一國,我們忠心兩制,水和油從來都是混不來的。

My booth...

Image

7.22 我第一次的簽名會

Image
第一次開簽名會, 心情有點緊張, 但想不到, 反應很好, 還有很多朋友專程來支持... Thanks for support! sharon

7.21 金庸與讀者座談會

Image

生命中該有的---新書發報會

Image

朱銘 --人間系列.排隊

Image

美軍控制下的新聞自由

伊拉克前總統薩達母,年初終於在美國控制下的伊拉克法院被提堂審訊,有部份的伊拉克人民感到高興,也有支持者認為,薩達母根本不會得到公平的審訊。 薩達母最後的審判結果會是怎樣,暫且不用去預測,但是在美軍控制下的巴格達,的確不是一個完全可以讓公義得到申展的地方; Andrew Marshall是路透社派駐巴格達的新聞主管,在美國向伊拉克開戰之後,他一直留守巴格達,在美軍控制下的巴格達,做新聞採訪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美軍對記者很不信任,尤其是過去曾經發生過美軍誤殺記者事件之後,相方關係更加緊張,但是美軍的狂妄霸道還是令衝突頻起的最主要原因。 Andrew Marshall說在巴格達採訪,要維持新聞的「獨立性」是相當困難的一件事,因為很多記者希望去採訪的地方或者想要接觸的人物,事前都必須要經過美軍的批准,尤其要是採訪美軍的軍事活動的話,記者可能整個星期,無論食和睡都是跟他們在一起,雖然沒有任何一個記者曾經被警告,什麼可以報導或者有什麼不可以報導,但是若果出了一些有關美軍的負面報導,這位記者以後的採訪活動將會很受影響,又或者在整個的採訪過程中會受到很冷漠和不禮貌的對待。 然而最令路透社憤怒的是美軍可以在任何時候,在不需要理由和不提起訴的情況下,無限期扣留任何一個人,當中包括記者。 伊拉克戰爭發生之後,不少外國通訊社都聘用當地的伊拉克人擔當最主要的採訪工作,原因是外國記者經常成為叛軍的綁架對象,好像Andrew Marshall,由外國派到巴格達的特派員,其實都只是在辦公室做一些協調的工作,即使是日常的記者會,他們都不會去採訪,因為在巴格達沒有人可以保證記者的人身安全; 因此他們也只有依賴當地的伊拉克同事,可是被他們僱用的伊拉克人卻經常受到美軍的不合理對待。 在美英兩國爆出士兵虐待甚至性騷擾戰俘醜聞之前,路透社就有兩位伊拉克藉的記者就被美軍無理扣留,期間他們被精神虐待,被性侵犯,甚至他們的宗教也被侮辱; 美軍扣留他們只是因為不相信他們是記者,美軍並沒有向這兩位伊拉克藉的記者提出任何檢; 路透社事後要求美軍就事件進行調查及解釋,可是兩個月後美軍的調查結果是: 路透社偽造報導,美軍沒有虐待這兩位記者; 當然報告中也沒有解釋美軍是根據什麼法例,把他們扣留。 這次事件中,路透社的遭遇並得不到美英主流媒體的支持,Andrew Marshall不願意猜測當中原因,但他冷笑如果美英傳媒對美軍...

what kind of qualities we should look for?

Image
Do you want to know what kind of qualities a successful person posseses? What should we do when we are in our downturns? My book will try to give you an answer!

sharon's news book

Image
I will have a book signing event in July 22 in Exhibition and Convention Centre from 1500-1600. Hope to see u there! Sharon

WORLD CUP

世界杯將曲終人散, 這一類的世界性比賽,背負的責任太大,它早己不是球賽這麼簡單,而是國家的面子和尊嚴,它背負着太多人的期望; 雖然說比賽要有能輸的心理準備,只是輸的大前提是否已經盡全力? 巴西到底有沒有盡力大家都很質疑; 阿根廷對德國和英格蘭對葡萄牙的二場賽事,雖然阿根廷和英格蘭最後分別出局,但我認為 是球員已經盡全力,九十分鍾的比賽踢到加時階段,仍然是零比零的膠著狀態,要互射十二碼才分出勝負,射十二碼不單是技術還有運氣,而更多是看球員的心理質素…在十萬球迷的歡呼叫囂的情況下,在生死關頭的剎那間,如何專心一致,毫無雜念,看着對手突擊他? 如何在幾秒鍾內把球一踢入網…這幾秒鍾的壓力是千斤重,成王敗x,關鍵就是球員的心理質素。 過去我曾經訪問過前體操王子李寧,他跟我說,運動員的心理質素足以影響成敗; “訓練時遇到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失敗,使你積累一種經驗,也培養你的信仰。” 到現在一切都暫時結束,所有的恩怨情仇四年後再算脹,我想一些只差一點而飲恨的球隊,看到球員傷心伏在草地上哭,勝出的球隊當下成為民族英雄…人生就是這樣現實。

Richard Li

李澤楷要賣電盈,北京反對,父親李嘉誠阻止兒子無效,又不能得罪中央,那麼「要賣就賣給我吧! 」李澤楷偏不要賣給父親。 這樁新聞令我想起小時候看過的一套電影—教父。 教父 Don Corleone拒絕一樁毒品生意,但是他的養子Sonny卻向對方表示對這樁生意有興趣,對方看見他們父子之間的矛盾,利用這個機會挑撥離間,最後計劃要暗殺教父。 這個雖然只是電影僑段,但是我認為當中有很多道理是很真實的: 你的敵人很多時就在等待一個機會把你打跨! 教父跟他養子之間的矛盾,就是一個很好讓敵人攻擊的機會: 利用他們之間的意見不合,利用他們之間的矛盾去制造更多的衝突,更多矛盾,而目的只有一個: 就是把高高在上的教父拉下來。 人的思想很複雜也很可怕,只要讓他壞的意念一起,他就可以想盡辦法把你打下來,所以不要讓人家的壞意念萌生,,這道理就是叫你小心財物,財不可以露眼一樣簡單: 很多人本來是沒有偷東西的念頭,但是你把大張銀紙放在桌上,別人偷東西的念頭馬上就起來; 李家父子這次的衝突後的後遺症看來甚大!

my new book ...

Image
I will have a new book published this July, the royalty of the book will be donated to the Salvation Army for children's education in the mainland. I really hope the money will give our next generation a chance to go to school.... 這是我幾年前看到的一幕…… 凌晨五點左右,天還未亮,遠遠的山上,一班孩子排成一隊,穿着黑色斗篷,從不到兩米寬的山路上走過。我好奇的詢問當地人,他們告訴我那些孩子正上學去。 去上學; 凌晨五點鐘; 陡峭的山路! 原來是孩子們去上學!當地人還告訴我,這些孩子要走四個多小時才能到學校,而晚上又再走四個小時回家。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那#的孩子,就是這樣上學的。 自己親眼看見才明白,對於這些貧困山區的孩子來說,「求學」這兩個字意味#多重的意義。外邊的人叫這些穿黑色斗篷的孩子做「烏鴉」,因為遠遠望去,一件又一件的黑斗篷,像「烏鴉」一樣。我想,本來是朝氣勃勃的小孩,為甚麼竟然被比作不詳物呢? 過去幾年,這一幕一直在我腦海中從未脫色;到英國唸書之後,令我更明白教育學問的重要。我希望透過這本書點點的收益,為國內孩子帶來一個求學的機會。較了解救世軍在國內的工作網絡很大, 而且較為完善 , 我認為他們絕對能夠善用每份每毫在山區兒童身上。 We will have exhibition later in Hong Kong...

My footprints in Oxford II

不是說過牛津有三十九個書院嗎? 這一回可以說一說書院之最。我到牛津之前,替自己做了一個checklist,就是看看一年內,我可以在三十九個書院裡,到過幾多個; 這個checklist, 我認為很有意思,因為大部份書院都不會開放給非member of the college進內參觀,除非是被邀請的; 所以到過越多書院就代表自己非常well socially connected,我想,我比很多的牛津生到過的書院更多,我一共去過了三十一個書院! 對這個成績,我很滿意!所以我想我是有資格說說書院之最。 先評一評各書院的說食物,大部份的書院都會提供早午晚三餐給學生 , 又平又多,三四磅已經可以吃得飽飽的; 算食物最多的必定是Templeton college,這個書院只收商科學生,所以吃得最executive; 味道好不在話下,而且他們有很多平日不會在英國看到的水果,例如荔枝,火龍果…等。至於最差的恐怕是christchurch,我有一位朋友是亞洲女孩,她跟我一起到christchurch吃飯,剛離開dining hall她就說: 我又餓了! 吃不飽是留學生最大的痛苦! 還有,飯堂最大的是st. Catherine college,我的朋友跟我說,他們的dining hall是全牛津和劍橋最大的一個。 環境最好必定是magdalen college。據說能進入magdalen college的都非等閒之輩,家勢赫赫有名的大部份都會被分派到這個書院,我有好幾個拿rhodes獎學金的朋友,都是magdalen college的院友; 書院裡有一個聞名的deer par,是學生宿舍對外的一個私人花園,在裡面你會看到士不少鹿兒有大有小的在奔跑或吃草…據說,鹿兒的數目不能比college的教授人數多,如果一個教授去逝,他們就會殺掉一隻鹿,有一個香港學生反問:那麼殺了一隻鹿,又會不會殺一個教授呢?大家都給他逗得大笑,當然這個只是開玩笑吧! 至於感情最深的必定是green college; 它的歷史只有廿五年,但是建築物是十八世紀的,它跟牛津大部份書院的古舊建築不同,我們有一個很大的遼望台,下面一片綠油油的,它是一個醫學院,但也有新聞研究,它就是我的書院。

My article in Ming Pao: 告別牛津

編按:張寶華在英國牛津的一年留學生涯將近尾聲,有點像回程前收拾行李般,她整理在這如同世界縮影的頂尖學府中遇到的人,聽來的故事,開闊了的視野,對自己,以至傳媒和教育的未來之思考。 這一年的學生生涯還有一個多月就結束了。剛到牛津,正是步入冬季的時候,大部分時間天都是灰灰黑黑的,暗晴不定,一時大雨一時下雪,捱了差不多一年,現在陽光暖暖,可惜可以「享受」的時間已經不多。這一年時間好像過得特別快,一下子就過去。有時候,回頭想想,人的一生也是這樣,眨眼間一輩子就完了。 這一年讓我思考得最多的是,在未來的日子,我應該怎樣走我的一生?怎讓才可以活出真生命? 現在我還未有一個很肯定的答案,但是牛津大學給了我一些很重要的啟示:大學城不是一個很大的地方,但是它竟然是世界的一個縮影。在這裏,什麼國籍,什麼背景的師生都有,各人有各人獨特的經歷和價值觀,隨隨便便跟他們其中一個閒聊,只消一個下午,就等於是看了一本書,每個人不一樣的成長背景和經驗,對我的衝擊很大,眼光頓時也擴闊了,我終於明白「diversityofopinion」和一個開闊的視野,對一個人的成長甚至一個國家的發展是何等重要。 「外」改變了,「內」沒有 我想,值得我們思考的是如何讓下一代擁有更開闊的視野,讓他們不要只看到小眾利益,而忽略大眾。這個世界有很多不公平不公正的事,要改變這些,有人迷信權力、政治甚至戰爭;認為政治改革,制度改革或者拉倒一個專制主權,問題就可以解決。我想這最多是改變「外」,沒有改變「內」;我所說的「內」 是人自身的素質。大學裏的一位美國朋友,曾經在克林頓主政年代於白宮工作。那是1998年,克林頓第一次訪華,他負責克林頓的對華政策,不久後他離開白宮,說是因為看見政治原來解決不了困難,反而產生更多問題,白宮裏面的人都有很多私心和偏見。這就是「內」的問題。 他最後選擇了當教師,他說要改變世界的根本,不能靠外來的力量,而是要由人的內在改變開始,這只得依靠教育。教育就是要打開我們下一代的思想空間和心胸視野,只有這樣人才會變得包容和培養出接受別人跟自己的不同的胸襟。 過去當前線記者的時候,跑了三十多個國家,讓我有機會接觸很多不同階層和不同國籍的人,有些朋友不是太友善,但也算不上是「壞心腸」。我結論是人性總的是善良的,在我們心裏有badangels也有goodan-gels。很多時候人都是因為他們教育水平不高,又或者目光...

My footprints in Oxford-chrischurch

Image
眨眼間,在牛津的一個學年快過去,再過半個月,大部份學生都會離開校園,各自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 沒想到一年時間,會過得這樣快,剛到英國時的情境還像昨天一樣。 我想,是時候寫一些關於牛津的點滴,或者可以由書院開始說起,牛津是書院制的,裡面一共有三十九個書院,而保留最古老英國傳統的是CHRISCHURCH COLLEGE。 CHRISCHUCH COLLEGE 的名氣全校最大,每年英女皇都會親自到這裡跟它的教授和學生見面午餐,這裡出名的原因還有很多,譬如說: 家喻戶曉的童話故事 “愛麗斯夢遊仙境”就是在這裡寫成,還有電視“哈理波達”也是在它裡面取境; 它的學生不是成績全校最優秀的,就是家裡有 “了不起”的背景。要進入這個名牌大學已經不是容易的事,在裡面,就連書院都還要再比高底,在裡面的競爭如何之大,可想而知。 CHRISTCHURCH平日都是不讓外人進入的,即使是大學裡面,別的書院的師生,也謝絕參觀,氣焰得很; 只有星期日,它的食堂是開放給大學所有的學生在裡面吃早餐; 只是,你們可以在裡面進食,不能拍照; “為什麼不可以拍照? 我也是大學的學生!”他是我在商學院的一位朋友。 “你要在食堂內拍照,除非你是CHRISTCHURCH書院的成員。”食堂的負責人 說。 我的朋友馬上被氣得7孔出煙。 CHRISTCHUCH的氣焰囂張還不止如此,那天我們一幫人在裡面吃完早餐之後,順道在它的花園走走,一拿起照相機,又給人喝停: “你們過來看看!” 他是CHRISTCHUCH 的一個保安人員,語氣又粗又囂張。 “你們會看英文嗎? 你知這個板上寫什麼嗎?”他看我們是一班亞洲學生。 結果又吵起來。 Christ Church的院規的確是討人厭,只是慕名而來的人始終不斷,讓它幾百年一直的氣焰下去。

Time flies...my footprints in Oxford

Image

蘇聯從來沒有過新聞自由,我不知道什麼是新聞自由....

普京有一句「名言」: 「蘇聯從來沒有過新聞自由,我不知道什麼是新聞自由,更不知要如何做才是新聞自由。」普京是秘密警察出身,他過去的工作是監控,這個背景,大概可以解釋他對新聞發展的態度。 "他把所有的電視台都變成國有的,那時候還有零星的示威,反對侵害言論自由,新聞自由,這些示威都是在莫斯科,大概人家都說新聞記者是無冕皇帝,這句話套在西方發達國家可能會比較適合,但是在中國和俄羅斯,槍桿子和筆桿子都是政府掌權的兩大武器,新聞媒體都是政府擁有,記者在政府眼中不過是配合宣傳的工具,那談得上是無冕皇帝?" Angleina 說. 他是我大學的同學. 作為記者,我們的職業價值就是去發掘和報導事實,我們並不是政府和政府根本是兩種工作,我們雙方從來就是站在不同角度看問題,當記者的一筆做刀,一筆做劍,要把社會上不公平的現象報導出來; 可是在很多國家,記者們這個應有也是最基本的良知,卻被政府痛斥是缺乏把關意識,政治立場不正確,一篇對得良心的報導往往會惹來莫名其妙的禍。 我還記得國內曾經有一位資深記者說過: "內地記者有不說話的權利,但沒有講假話的權利,講真話原本是記者的底線,對內地記者卻是一條高壓線。" 在莫斯科, 情況原來也差不多.

魔鬼和女人

蘇格蘭有一個著名的 “Ghost & Ghouls walk” ,每天晚上大概九時開始,只要是在愛丁堡廣場附近,很容易就會看到一群又一群的遊客,眾集在愛丁堡的市中心的教堂外面,等候着一位身穿黑色斗篷,手上拿着一支白洋X的中年女人。 在大家不以為意的時候,這個巫婆打扮的婦人,會輕輕的由人群後面走出來,目不轉睛的盯着你,然後用她那一把極之低沈的聲音,叫你跟她走。 她把大家帶到愛丁堡每一條最暗最窄的小街小巷上,用她那把又低又沈的聲音,說出過去所有有關蘇格蘭的最黑暗的歷史故事和種種似是而非的傳聞,她說在17世紀的時候,蘇格蘭出了一位被認為是他們歷史上最邪惡的壞蛋; 這個人年輕的時候本質本來不錯,一天他遇到一個很美很美的女人,跟她相處了一天之後,他決定向她求婚,可是當他正陶醉在這個女人的美色的時候,這個女人變了一隻惡鬼; 惡鬼跟這個男人說: 「只要你把你的靈魂出賣給我,金錢,女人,權力你可以享之不盡,而且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男人可以打倒你! 」 這個男人就把他的靈魂出賣給惡鬼,那一天開始,他無惡不作,但是誰都沒有他辦法,因為即使他被政府判了死刑,將要被吊死的那一刻,那位本來要向他行刑的人突然間無原無固死去,所有人大家都為之驚訝,而這個男人更加相信惡鬼的承諾,認為惡鬼會保護他; 當大家都以為拿他沒法的時候,突然間一個人由人群中走出來,說他可以把這個惡霸吊死,結果他真的把他吊死了! 這個人是誰? 他就是那位本來要向惡霸行刑但被咀咒而死的人的妻子,她要向那個惡霸報仇,惡霸死後再遇上惡鬼,他憤怒地質問惡鬼,為什麼他沒有遵循承諾? 為什麼沒有保護他? 讓他白白被那個女人吊死; 於是惡鬼再一次露出猙獰的面孔: 用力把這個男人拉過來,貼着他的面說: 「我只是說,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男人可以打倒你,沒有說女人不能打倒你!」 魔鬼和美麗的女人都不能相信!

ICELAND

Image
我想, 普遍香港人對冰島的認識不會很多, 小時候, 對冰島的認識僅是每年從電視看到的世界小姐選舉, 冰島小姐以乎比別的國家的女孩神秘, 又特別漂亮... "這是冰島小姐....."這是電視機傳來的聲音 冰島是一個神秘的國度, 去過的人不多, 書本上的介紹也有限.... 第一次踏進這個領土, 有如去了月球一樣, 沒有樹, 沒有草, 地都是黑黑灰灰的; 再走遠一些, 整塊看見地都在冒煙, 好像是被燒着了一樣; 地球竟然有這一個角落....

六四17年

星期日是六四17周年,眨眼間就已經17年了,六四對我這一代,生於70年代的人來說,是一生中最難忘的一個洛印。 八九年六四的時候,我們都是一群十多嵗的中學生,尤其長於香港這一群,除了書本,最多只關心譚詠麟還是張國榮,那個在 “勁歌金榜”登上冠軍,什麼社會國家天下之事,沒有多少人有這個 “思維能力”去關心; 然而六四給我們上了一次一生難忙的課,只是這堂課用了多多少少的人命去換回來? 它糙塌了多少人對國家的希望換回來? 過去有不少朋友問我甚麼當上記者來,的確,當記者從來不是我的理想,我沒有這個情操,也沒有這個抱負; 只是當我還是黃毛丫頭的時候,我看見比我年紀只稍稍大一點的年輕人,他們年輕有為,前途正是一片光明的時候,他們在廣場上幹什麼? 他們在追求什麼? 他們在堅持什麼? 他們有些人最後連自己都賠上了,他們為的是什麼? 我開始反思,我到底需要的是一個怎樣的人生? 金錢只能滿足最基本的需要,生命是否可以不一樣? 這個問題除了我,原來還有一個人在想,是余杰。 余杰跟我風馬牛不相及,那時候他在四川,我在香港,只是我們不約而同因為六四而決定了終身要走的路; 我跟他從不相識,直至是零三年一次偶爾的訪問,我才知道志同道合的人原來不少。 還清楚記得余杰跟我說他為什麼要當上作家: 「聽到了美國之音、BBC,然後那一件事對我一生產生了巨大變化,就是使我產生了這樣一個理想──一輩子絕對不能夠成為謊言組成的一部份,一輩子要堅持真話,要做一個獨立的知識份子,要對中國的民主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 “不能成為謊言的一部份” , “要做一個獨立的知識份子” , “要對中國的民主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 這三句在我當上記者之後,更明白說時容易,做起來卻千斤重; 知識份子跟民眾應該是息息相關的,民間的苦難、民眾的痛苦,知識界有責任向政府反映,可是現在,我不願意說很多人,但起碼有一部分人都不願這樣做。 在中國,說實話是要付出代價的,在西方記者說實話是基本要求,這個基本原則 在中國到現在還是一條高壓線。

陳水扁vs馬英九

Image
還記得李登輝曾經感慨地說: 「馬英九官運太好了!」 我想如果零八年馬英九真的成功登上總統寶座,也不簡單是因為官運太好,最重要還是陳水扁,要是沒有他的黑,那可以令馬英九可以持續發亮? 我要是馬英九才不會馬上罷免呀扁, 誰知醜聞不會越揭越臭? 我要是馬英九, 只要司法部公平公正公開, 慢慢查...仔細查...看民進黨何以招架?

蘇格蘭的 "中國熱"

董杰和曹振波都是在蘇格蘭留學的內地學生,一位唸會計而另一位則是物理系的博士生; 近年蘇格蘭政府推出了一個叫做「fresh talent」的計劃,重點在亞洲推廣,因為蘇格蘭政府認為未來的廿年,亞洲將會以更快的步伐發展起來,發展的潛力會遠超過美歐等國; 因此蘇格蘭政府認為必須在別的國家加入競爭之前,更早跟亞洲國家打好關係。 這個「fresh talent」的計劃,其中一個推廣重點就是在中國,他們目的就是要把像董杰和曹振波這些在中國最頂尖的年輕人帶來蘇格蘭,蘇格蘭政府除了為他們提供獎學金之外,畢業後還會為他們提供就業機會,好讓他們為蘇格蘭的未來建設。 計劃的負責人跟我說,兩年前他們構思這個計劃,是希望透過這班中國留學生的關係,不單止加深跟北京的合作,更重要的是這班年輕人來自中國,也了解中國,他們可以幫助蘇格蘭的企業打開中國生意的大門。 這位負責人跟我說,蘇格蘭加緊跟中國的聯繫和合作,已經成為他們基本國策之一。 蘇格蘭的「中國熱」在他們的議會裡也可以看得出來。 這次是我隨國家領導人跑遍世界大大小小議會以來,第一次看到有會議小冊子,是用中文印製的,題目叫做「讓蘇格蘭議會聽到你的心聲」,裡面除了介紹議會的運作之外,更鼓勵華人積極參政,無論是參加議會選舉,或者是為委員會工作獻計,參加跨黨派團體等等; 蘇格蘭政府認為,華人應該在蘇格蘭的大大小小的事務中,發表言論,好讓他們的聲音被聽到。 這次到蘇格蘭,是由牛津大學的安排的,我們除了參加這邊的一個人權論壇之外,還有跟蘇格蘭的首相,國會議員和部長見面; 這個五天的行程不單止令我對蘇格蘭認識加深,也讓我想起一位美國學者 JOSEPH NYE 寫的一本書叫做「SOFT POWER」,書中一個重點的意思是: 一個國家除了利用強大的軍事和經濟實力令人服從之外,還有另一個手段就是soft power。 「SOFT POWER」當中包括了好像「fresh talent」這一類的交流計劃; 通過兩國的學生交流,帶動國與國之間的文化,經濟,社會和政府機關的接觸; 「SOFT POWER」有時會比「HARD POWER」更有效達到目的。 蘇格蘭有「fresh talent」計劃; 英國政府的「英國文化協會」也做得更成功,每年的「志奮領」獎學金把香港最出色的人材都帶到英國的著名學府培訓,中國呢? 什麼時候,中國政府會明白「SOFT POWER」的重要,弄一...

第一家庭

台灣 “第一家庭”的醜聞,一而再,再而三在傳媒鏡頭下爆光,先是 “第一夫人”吳淑珍被揭一再入市炒股票及收受禮物,被傳媒恨恨批評; 接着又是 “第一女婿”趙建銘,被傳以人物關係進行股票內幕買賣交易,“第一家庭”的醜聞已經到了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陳水扁 “台灣之子”的地位,在這幫唯恐天下不亂的家人左右下,恐怕不保。 還記得二千年,當陳水扁第一次站到台上,他個子小,以民進黨的新生之力挑戰百年巨人國民黨,我們一幫跑兩岸新聞的記者都對他刮目相看,認為民進黨年輕有活力有新思維,可以為台灣帶來一個新景象,但是八年過去,尤其在零四年總統大選之後,得到的總結是民進黨只是懂競選和空喊口號的政黨,很難相信他們可以為台灣百姓創一片新景象 藍營的立法院議員已經在考慮,是否應該在議會上提出罷免陳水扁的議案, 較早時一些民意調查,陳水扁的民望已經跌到只有百分之十,那一個國家的總統民望那般低? 經濟搞不好,民生也一塌糊塗,加上一連串親屬以權謀私的醜聞,這樣的政府那還有威信? 還有一年半便是下一任的總統大選,以陳水扁現時這個難攤子,這關還不知過不過得了,只要再爆一兩個醜聞,恐怕連民進黨的前途也斷送; 據說民進黨內有人建議陳水扁女兒陳幸妤跟趙建銘離婚以挽救黨的前途,因為案件一直查下去可能是 “看不見終點”的; 但是我認為更重要的是公正處理這個案件,事件涉及的部門甚多,主角又是總統女婿,司法部門是不是可以獨立運作,這件案件將會是一個指標。 事件的發展結果最後如何,對陳水扁政府都必然要一個重大的打擊,但是若果處理不好,再出現偏私不公正的情況,只會加速民進黨政府的滅亡, 陳水扁要好自為知。

NASA, Houston

Image
最近到了nasa一趟, 今年年中, 我將會到酒泉, 到時候可以比較一下中美兩國的太空中心有什麼分別.... 相片中的控制室就是人類創造歷史的地方, 當大家在電視銀幕凝視太空人升空的時候, 控制室的工作人員就在這裡監控着每一個情況.... 現在, 控制已經遷往另一個地方, 跟我們介紹NASA運作的一位工作人員說, 當年他們就是靠着這幾部電腦, 把人類送上太空..... " 這些電腦比你們家裡用的還要慢...." 他說. 他以是開玩笑, 但是卻說明了人類的確無所不能...我們連月球都去過了, 還有什麼不行?

太亂

這陣子一下子跑了太多地方, 見聞廣了, 可是體力和腦力似乎都跟不上, 步伐太快, 可是卻沒有時間讓記憶沉腆, 組織和思考, 真的, 要停一下了....

Prague

Image
灰黑黑的天,早上由我張開眼一刻開始,雨就沒有停過,時大時細,縱橫交錯,今天注定不是工作的日子, 我懶洋洋的呆在書桌前,看着雨,讓時間一分一秒的消逝,沒系統的意識把我帶回布拉格,它美得像一個夢,像童話世界一樣,每一個角落都美得叫人目瞪口呆,….心想,不如到咖啡廳寫作,寫一寫布拉格,寫一些關於從前的,關於愛情的…..寫作是我最喜歡的個人活動之一,不論外面的世界如何變遷,這個思想空間始終是最自由的,想什麼都可,寫什麼都成…. 布拉格的黃昏 這是我第一次到布拉格,布拉格的黃昏不懂珍惜就是罪過,我走到「查理橋」(Charles Bridge)上,日落的金光殘留在橋上三十個聖人雕像身上,殘陽流瀉於數百個尖塔鍾鏤,似在爭相宣告昔日光榮嵗月,朋友跟我說笑: 「查理橋」上的聖人見證了布拉格的歷史,它們看着一次又一次的改朝換代,由第一次世界大戰,到被納粹德軍入侵,六八年被前蘇聯佔領後成為了共產國家,八九年前蘇聯瓦解,東歐變天,紅式政權落幕,捷克人民走上街頭,要求脫離共產黨統治,因為蘇聯自身難保,無力派軍隊武力鎮壓,布拉格因此逃過了血腥的一幕….. 在布拉格的共產黨黨史館看到更多關於這個地方的歷史,於是我走到wenceslas廣場,這個廣場是捷克人民一次又一次民主運動的見證,一九六八年「布拉格之春 」,一個年輕的大學生,在駛入廣場的蘇軍坦克面前,自焚抗議,二十年後的一九八九年,捷克的「天鵝絨革命」在廣場上推翻共產政權…幾十年來,wenceslas廣場彷彿是人民力量的象徵,那位自焚的青年被捷克人民視為是革命先驅,到現在仍然有無數人民到紀念碑前哀悼獻花,我雖然沒有獻上鮮花,卻千頭萬緒,八九年北京也有一場民主運動,也有一位年青人以縛雞之力擋在入城的軍隊前…. ….. 無數苦難後,慶幸的是今天布拉格安然無恙,過去的歷史為她添上了一層滄涼的氣息,過去在共產政權,迷信工業生產,布拉格四周都是工廠林立,整個城市都很殘舊,像一個沒有打扮蓬頭垢面的女子一樣,今天的重生,她美得像仙境一樣,卻實實在在的在人間,布拉格每一個角落都美得叫人目瞪口呆,就像把所有的精雕玉砌都放在一個盤子上,她像要令每一個人為她的美艷驚訝,要數哪一個是布拉格最美的地方,我想了半天都想不出,美的,是整個城市的氣氛,並不是哪座建築,哪尊雕塑又或者是哪支樂曲….. 巧遇…「卡門」 「卡門」這個音樂劇,我太想看了,只是,過去一直碰不上,今天竟...

Trips in Europe

Image
This year, I travel quite frequent to differnt parts of Europe, some are for fun and some are for business. Coutries visited : Scotland, Armsterdam, Prague, Belgium, Switzeland....also the States. The only country outside Euro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