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October, 2008

陳克勤

陳克勤當上了中大校董, 我和一眾同期中大的畢業生都嚇了一跳, 大家對這次的任命都不太信服, 因為陳克勤當校董, 除了是因為立法會議員的身份外, 沒有一樣令人認同. 在立會選舉後, 陳克勤在回答英文台記者問題時, 說了一句 “Try my breast”, 被網友放上了youtube, 網友起哄取笑陳克勤英文差, 連best 都可以讀成了breast.引來的點擊率比他在新界東的得票率還要高. 陳克勤最近在大班的節目中, 還被大班問, 會不會讀 “best”, “breast” 和”beast” ? 大班着他要學好英文, 將來在議會用全英發言, 一洗前恥. 唉! 陳克勤的一句話擊起千呎浪, 成為了城中熱話. 但笑還笑, 重點其實並不在於針對陳克勤的發音問題. 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 香港人發音百份百準確的, 有幾多人? 陶傑有一個觀點非常好, 一語中的, 他說陳在特首辦的時候, 一個月拿 7 萬多人工, 比起一些經過嚴格挑選的政務官 (ao), 陳的薪水高了一倍. 曾蔭權, 余宗怡等政務官, 你認為他們會說出 “Try my breast” 嗎? 簡單說, 問題不在於陳克勤發音問題, 而是他的料子有多少? 俗一點有說, 就是 “夠班嗎?” 這個才是陳克勤被網民, 傳媒咬着不放的原因. 現在他還當上了中文大學的校董, 豈不是令人更摸不著頭腦? 不管校董的實際工作有多少, 但是總算是大學的領導班子之一, 當陳的能力還未被認同的時候, 這個虛名來得是太早了一點. 陳克勤三十出頭, 加入了民建聯之後政途以乎一x風順, 年紀輕輕入選了立法會, 成績算是不俗. 筆者跟他做過電台訪問, 他在新人中也算是 “淡定”的一個, 其實我也相信假以時日, 陳克勤應該可以獨當一面. 只是, 現在距離這個日子還遠, 我想, 他還是好好x備一下自己, 中國人有句名言: “槍打出頭鳥.” 這是傳統智慧, 當根基還未是穩打穩x的時候, 接受虛名要懂識可而止, 否則, 它可以令人更寸步難行, 即使有名也不一定是好事.

時勢造英雄

股市天天坐過山車, 一日天堂, 一日地獄, 如何令自己心情平伏? 打開報紙, 三四五六叔, 名媛小姐們都說自己身家縮水5.6.7.8.成. 我想, 如果沒有買賣衍生產品的, 沒有用一蚊炒十蚊的, 其實於這次的金融風暴中, 也未完全算是total lost. 這年頭, 當曹仁超都說如果要有一個decent的生活, 不可能不靠投資的時候, 我想只要手裏稍有點閒錢, 又不想現錢放在銀行貶值的, 都會買些股票之類. 股市大瀉, 身家自然縮水. 但如果買的是些靠得住的股票, 所謂 “靠得住” 就是它是實業, 有好的管理層的, 有前景的, 不是炒炒賣賣的, 放在銀行, 總有一天會升回去的, 即使未必一定是一兩年的事. 股票永遠是有風險的. 它能給你額外的驚喜 (財), 也自然能帶給你意想不到的震撼, 就像現在. 但是, 日子好歹都要過. 開心要過, 以淚洗臉又要過, 荷包輸了, 還要輸掉自己嗎? 所以大家還是應好好過日子. 上星期, 跟馬時亨在電台做訪問, 他有一個有趣的比喻, 他說, “1之後的所有零, 如果1 不存在, 這些零都沒有意思了. 而這個1 就是自己. 如果沒了健康, 沒了自己, 多多錢, 都快樂不起.” 我有一位很有趣的朋友, 他喜歡熊市比牛市更甚. 我問他為什麼? 難道這個市道, 他沒有損手? 他說, “ 誰會不損手? 但現在不是計算身家的時候, 一天股票不脫手, 算來算去不過是數字起落. “ 他說股票價格再高他也不會賣, 因為他投資是看長線的. 所以去年, 牛氣沖天時, 他一隻股票都沒有賣, 但也買不來, 因為價錢太貴了 . 但是現在股市天天瀉, 他卻看到了發展時機: “ 股票太高, 既不會賣, 也不能買; 但現在卻可以大手大手買入.” 朋友平生以warren buffett 為學習對象, 他說, 熊市是造就英雄的時候, 是新一代富豪崛起的時候. 既然是百年一次的大蕭條, 也就是財富從新整合的時候. 個人如是, 國家也如是. 美國經濟爆破, 就是造就中國和中東這些國家崛起的機會. 如果美國經濟一直保持強勁增長, 她的城門攻不入, 打不破的, 什麼時候才到中國人發為? 中國人的傳統智慧說 :”有危就有機.” 當人人都把看到的認為是危險的時候, 如果你能從當中看到機會, 這個就是發為的好機會. 但首先, 必須要心情平靜, 心不靜, 莫講機會, 什麼都不會看到!.

畫皮

Image
“畫皮” 又再被搬上大銀幕. 唸小學的時候, 無線電視下午播 “民間傳奇”, 那時候的女鬼是呂有秀扮的, 本來是一塊爛面, 猙獰的鬼樣, 足以把人嚇死. 但女鬼會妖術, 在紙上晝上一副嫵媚的模樣, 然後貼在面, 一轉身, 鬼樣變成傾國傾地的大美人, 男人無不為之為之神魂x倒. 小時候看“畫皮”只當鬼故看, 又怕又要看, 但蒲松齡的 “聊齋 ” 雖是說鬼, 其實說人, 長大後, 更明白“聊齋 ”的深意, 我們的社會, 那個沒有“畫皮”? 人比妖, 有時更恐怖. 蒲松齡的“聊齋 ”以“畫皮”最受歡迎, 他描寫惡鬼變人入形入格, “一猙 獰鬼,面翠色,齒如鋸,鋪人皮於榻上,執彩筆而繪之,已而擲筆,舉皮如振衣狀,披於身,遂化為女子.” 我想“畫皮” 受歡迎, 除了是因為它的情節吸引之外, 過中含意亦是歷久彌新, 任何社會, 任何階層, 扮虎吃豬的人到處都是. 往往一張好看的臉皮下, 包着的卻是一個妖怪, 它讓你先被迷惑起來, 中了圈套, 後悔時, 才發現妖怪的本質. 這樣的活生生的例子太多, 例如最近的雷曼事件, 那個推銷員向小投資者游說時, 不是說盡好話? 那個不是和顏悅色? 說你買了這些迷你債券, 又隱陣, 低風險又有好回報, 結果呢? 人皮背後的x獰, 在出了事之後, 大家連想起都會打冷震! 蒲松齡講完故事後感嘆道: “愚哉世人!明明妖也而以為美. 迷哉愚人!明明忠也而以為妄.”人們就是如此貪嗿痴, 人都看表面, 愛聽好說話, 在意外在美, 令妖怪/壤人就有機可乘. 自小, 我們都經常聽到教訓說, 凡事不要看表面, 忠言逆耳等…這些雖是老生常談, 明白不難, 做到卻不容易. 所以畫皮故事, 長賣長有, 因為上當被騙的人, 永遠是多數. 陳嘉上的“畫皮”中只有周迅有一張畫皮, 可是現實中, 畫皮尤甚, 何止一個周迅? 甚至可能一個人有好幾張皮, 隨時更改隨時換. “民間傳奇”中的女鬼是惡鬼, 王生迷戀女色, 明明是惡鬼卻看成是絕色, 結果造什麼業就受什麼報. 但據說陳嘉上的“畫皮”改了故事, 周迅雖是妖, 最後卻為王生動情賠上性命. 這是導演刻意把故事浪漫化, 但現實中, 沒有惡鬼不害人, 可悲的是人卻總是執迷不悟罷了.

Green 跟templeton 結婚了!

Image
上星期三, green college跟templeton college 結婚了! 只可惜, 我要回港, 不能出席這次的wedding party. green college仍是舊模樣,就算要嫁人了, 仍然一脫孩子氣, 美艷依舊 :} templeton 真有福!

美國次按及中國毒奶粉

奧運之後, 社會上一片和諧喜悅的氣氛消失, 取而代之是一個又一個來勢洶洶的風暴和海x, 先是美國的次按風暴觸發全球金融災難, 接着就是中國的奶類製品出問題. 一個拿錢, 一個拿命, 殺傷力一樣, 都是索命來的. 當國際社會天天喊中國當局監管食品安全不力, 明知有問題又不早早通報時, 筆者同時想: 美國政府又何嘗不是? 難道她不知自己的經濟爛到不可再爛嗎? 她又何嘗不時遮遮掩掩? 若果不是兩房爆煲, 紙不能包住火時, 我想, 不論政府和那些大行們, 那一個會主動把事件暴光? 那個不是拖得就拖? 同時繼續向小投資者唱好? 雷曼的迷你債券不是這樣賣出來的嗎? 這些債券成份太複雜, 香港恐怕沒太多人清楚知道是什麼一回事, 即使是監管這些產品的香港證監會也不一定完全掌握其中的風險, 因為這些產品是來自五大行之一(雷曼), 名牌效應加上這些迷你債券也在美國賣了好長一段日子, 於是大家就繼續賣和繼續買, 即使不太清楚這個產品的來龍去脈. 但問題是, 當雷曼知道自己經濟出問題時, 她是否繼續向小投資者賣這些迷你債券呢? 就等如三鹿公司, 明知奶粉有三聚消安時, 也不回收, 仍然堅持出售一樣. 前者是吸血, 後者是索命. 都不是好東西. 美國的金融風暴和中國的毒奶粉都是禍及全球的. 全球人口, 有誰能幸免? 即使你沒有吃過, 用過, 飲過中國的毒奶粉, 你總有投資過股票市場吧? 就算沒有投資在股票, 總要供樓供車吧? 又或者因為這次的金融風暴而受到形形色色的影響, 譬如說, 被裁員, 被減人工, 因為公司裁員而要多做兩個人的工作…等等. 而且這些影響在短期 (最少一兩年內)不可能改善, 這個金融嚴冬, 將會是又長又冷. 所以, 美國人不要再擺起一副正義勇士的姿態來罵中國, 你們又何嘗是好東西? 你們又何嘗不是騙得就騙? 今個世紀的超級領袖和下一個世紀的超級領袖都是沒誠信的, 大家活在這個世代, 只能自求多福了.

對人.對話.張寶華------10月4 日rthk2 台播出

Image
嘉賓包括...

A night at Lady Margaret hall

Image
It has been two years since i left oxford. This night, we are all back. 90 people from 38 countries. What a great reunion! Lady Margaret Hall was full of joy and laught!

Good Journalism is in Crisis?

Image
最近回到英國牛津大學參加了一個新聞研討會, 雖然我已經不在前線跑新聞, 但 對任何關於新聞採訪的討論興趣仍然濃厚, 那天我們辯論了一個熱門話題, 就是: good journalism is in crisis? (好的新聞工作是不是陷入了危機?) 什麼是好的新聞工作? 最起碼就是要報導事實, 不能顛倒是非, 不論是在報導民生, 社會, 經濟或政治新聞時. 如果以香港的情況來看, 我絕對支持這個辯論題目. 尤其當回歸以後, 越來越多媒體的老闆, 接受北京政治委任, 及跟內地有千絲萬縷的經濟利益關係時, 他們如何平衡政治經濟利益和新聞自由? 當集團的經濟利益跟新聞自由互相衝突的時候, 新聞聞的獨立性能不能維持呢? 北京統戰香港傳媒的工程, 早在八十年代中英談判時已經開始; 回歸後, 加上傳媒老闆都盯着十三億人口的龐大市場, 這個統戰工程自然顯得更得心應手, 如果把香港的傳媒老闆分為三種顏色: 凡是接受北京政治委任的, 不論是政協,人大甚至是港事顧問等公職, 都劃分為紅色的話, 那麼十一份本地報章 (不包括大公,文匯和商報在內), 當中有六份報章已經被納入這個紅色的類別; 如果把那些沒有接受北京政治委任, 但跟北京有千絲萬縷經濟關係的傳媒老闆, 分類為粉紅色資本的話, 也有四份報章屬於這個類別. 跟北京沒有半點關係的, 手指一數, 竟然只剩下「蘋果日報」. 回歸只是短短十年光景, 這個轉變不得不叫人驚訝,也慨嘆北京的統戰工程在不知不覺中, 已經接近完成. 有了這個因素, 我認為傳媒在報導某一些政治敏感的題目時, 自我審查的情況確實存在, 有了自我審查, 新聞工作自然是陷入危機. 但是除了這個因素, 還有一個令新聞工作陷入危機的就是commercialization. 這個意思就是新聞機構為了省錢, 為了增加經濟效益, 前線採訪的人手越來越少. 一個記者一天隨時要採訪好幾宗新聞. 我在電視台的時候, 曾經在一天內做了九個訪問; 在外採訪時, 只用了四個小時就拍了一個二十分鐘長的特備節目. 那時候, 眼中只知道要完成任務, 沒想到這樣趕時間的新聞採訪可能引起的問題, 就是記者根本沒有足夠的時候思考問題, 甚至連基本的facts checking 都沒有做好. 沒有仔細的facts checking, 即使連根本資料都可能出錯時, 又怎會是好的新聞? 還有一點是一些當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