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2007

傳媒義工隊

Image
如果有人要談「迎接新生命」,大家總會是喜氣洋洋; 但如果是要談「預備死亡」,很多人卻會選擇迴避和沉默。但是,有生就必有死,這是生命的年輪,大自然的定律,想通了,又有什麼要諱忌呢? 聖誕節假期間,一班傳媒朋友組織了一個「傳媒義工隊」,在新年來臨之前,來了第一次行動,名為「Happy face」,意思是快樂的臉容: 我們就是要捕捉老人家最開懷的一刻,替他們拍一輯開開心心又靚靓的車頭相,為「那一天」的來臨,做好準備。 我們除夕前到了一間老人院,替六十多位公公婆婆拍照,他們當中有些已經過了百嵗,八九十嵗的也有一大批,接觸下,才發現其實老人家很多是願意談死亡,反倒是身邊的親友更避忌,或者不懂得怎樣去談。面對死亡,老人家都看得很通,他們說: 「都活到這一天了,還有什麼好怕呢?」反而,我們為他們化的妝,美不美; 拍照的效果如何,他們才更關心。 愛美,原來也真是人的天性,不管你是男或女,十八還是八十; 說到要化妝打扮,老人家都挺雀躍,一邊說: 「都x皮了,化妝都不會好看! 」但是當聽到老人院的看顧讚她們美時,她們又會笑逐顏開。 我跟一位八十一嵗的公公說:「我替你畫一畫眉,拍照時英氣很多的! 」那位老伯,馬上在厚厚的衣服上東找西找,終於在一個小袋子裡找出一張一九四五年拍的舊照給我看: 「你看! 我年輕時都算英俊的! 是什麼時候拍的? 上面有個年份,但我眼不好,看不清楚了,」然後他給的看相片的另一面: 「 ....這個是我老婆,美嗎? 她70多嵗就過身了。」他說,他已經很久沒有再拍照了。 拍照對我們是一件容易到不得了的事情,但是原來對一些人來說,這是一個奢侈的幸福。 這次「傳媒義工隊」所有的義工都是傳媒人,有記者,有編輯也有攝記; 發起人是我的好朋友,她說社會老是投訴現在的傳媒沒有良心,報憂不報喜,報導又不盡不實…以乎媒體只會發放負能量,她說: 為什麼我們不發起一個義工隊? 尤其是做前線記者的,人事都比較廣,接觸的人和事都多,應該更知道那些人需要幫助,而且找贊助也會容易一些,於是我們就這樣組織成立起來。 「傳媒義工隊」這次的服務對象是老人家,但是凡有需要幫助的,我們都希望能提供幫助,不論是老人,單親家庭,孤兒院的小孩和宣傳保護動物x息,義工隊都希望可能兼顧到,有興趣加入的傳媒朋友可以登入這個網頁http://mediahands.mysinablog.com/查詢。 另外也要在此多謝...
Image
斑馬在線請我們一班朋友嚐金庸小說中的名菜, 圖中的一味, 就是黃蓉給老化子做的廿四橋明月夜, 形神俱備, 味道很不錯....

雜誌

Image

去蔣化

在台北,「大中至正」牌匾剛完成拆除的晚上,總統陳水扁馬上乘勝追擊,說國防部已正式發函給「那位立委」(連呼對方名字的氣力都省回 ),要求兩蔣明年遷葬; 在一月一日後,軍隊也再不派員駐守兩蔣陵寢。陳水扁所謂的「那位立委」,是蔣家後人蔣孝嚴。兩蔣為前總統蔣介石與蔣經國。蔣家後人痛斥陳水扁「趕盡殺絕」,可是即使是趕盡殺絕又耐何? 當今早不是蔣氏天下,甚至連國民黨天下都算不上,又可以怪得誰? 看到陳水扁全面「去蔣化」這個新聞之後,筆者忽發奇想: 如果共產黨失天下,命運也可能一樣: 毛澤東在天安門廣場上的照片,很可能跟「大中至正」牌匾的一樣,先被拆下,然後被分成八份掉到垃圾堆中; 接着,全中國也可能會「去毛化」,毛澤東的石像,銅像一樣會被唾棄搬走。一朝上一朝落,政治向來如此,蔣家子孫都是政治世定出身,他們比任何人都應該更明白這個是政治遊戲的規則。 有人說,無論好壞,歷史記憶不應剷除; 可是在當權者眼中,蔣氏父子跟毛澤東像一樣,政治原素比歷史因素更重,尤其蔣氏父子之所以一直不願在台入土為安,目的還不是要反攻大陸,可是時代早已經不同,台灣根本不可能反攻大陸,筆者純粹站在蔣氏家人角度看,兩蔣本來就有埋到自己故鄉之意,既然現在的台灣已不是蔣氏天下,國民黨的子孫又不生性,與其受民進黨這些土炮X辱,玩弄,死了都不能安安樂樂,其實早早遷回大陸也未嘗不好。 至於「去蔣化」,不少人視為是民進黨進一步走向台獨的X息,今年陳水扁在二月時宣稱,蔣介石是「二二八」事件的「真正元兇」。陳水扁還把慈湖的「蔣公陵寢 」和台北的中正紀念堂等等認定為「不符合民主潮流的封建產物」,提出將「考慮未來的存廢問題」。這些遺跡便成為這次「去蔣化」行動的重點目標。在此之前,台軍在軍營中早拆除了二百多座蔣介石銅像。高雄市的蔣介石銅像甚至被切割成幾十塊,有說這一來,讓許多深綠人士感到很解恨,有評論說,如果能把「台獨政治理想」和選舉利益結合在一起,對民進黨來講更是一個穩賺不賠的買賣。 「去蔣化」是民進黨的選擇技倆這個說法,筆者也同意,可是我卻沒有這麼悲觀,中國歷史裡,不要中國文化的,豈只是陳水扁一個?文化大革命時期,破四舊不就是去中國化嗎?中國自己都不要自己的文化,中國自己都在去中國化!可是去得掉嗎?中國文化始終在這裡。 中國悠長歷史中,總是分分合合,南北朝時代,中國也是一分為二,分開的最終還是會走在一起,文化也是一脈相承。

美女

Image
相片中的maria, 不講不知, 她是我大學時期的tutor, 在宴會那天, 我問她還記得我嗎? 她說: 當然認識, 你是新聞之花麻. 我說: 未做新聞之花之前 我是你的學生 她目瞪口呆 說:難以想像.在大學認識的maria, 害羞非常 她現今成了出色的主持及藝員 我告訴她, 一樣是難以想像. 人生 什麼都可能

投名狀

Image
太平天國竟然是一個這樣恐怖的年代。 這回陳可辛拍活了歷史,一洗過去優皮的風格,陳可辛的 >帶給觀眾是一段悲痛和血腥,但又實實在在的歷史史實,在二小時的電影中,連呼吸也是沉重的,導演的每一個鏡頭都彷彿帶觀眾親身走過了屍橫遍野的戰場,看到了當時官場人性的陰森和欺x,令人不寒而律,什麼是生存比死亡艱難,看 >都明白了。 由 >, >到 >,陳可辛都是表現着一個浪漫主義者的形象,沒想到他有如此功力,用鏡頭說歷史,而且還是一段人食人的歷史; 在清未太平天國這十數年間,戰死的,餓死的,被打死的,病死的…一下子,中國竟然死了7千萬人,7 千萬到底是甚樣一個數字? 這一段歷史,在陳可辛的鏡頭下,是如此實在,沒有半點賣弄; 這幾年的x打或動作片,都離不開誇張的特技,不是飛天,就是遁地,觀眾看得目瞪口呆,卻沒有真實感。但這回 >卻是腳踏實地,打的,都是打埋身肉搏戰,與其說它是動作片,說它是一套戰爭片來得真實。叫我意外的是,港產導演有力量拍出這一類的大場面,千軍萬馬,沒有特技配合,坦白說每個鏡頭都是精品。 陳可辛也拍出了人味。在亂世,人為了活命,人性都被扭曲,戲之所以精彩也是它拍出了人的複雜性。劇中的三兄弟: 李連杰,劉德華和金成x,為生存,為打天下,立了 >,說就是說立誓開始,兄弟三人,同生也同死。但人性敵不過貪婪,權力和慾望,電影的第一幕是李連杰在一大堆死屍中爬出來,他領的軍都陣亡,只剩下他,他無法思想,早以為自己是一個活死人,直至他遇到了救他的徐靜蕾,一個神秘女子重燃他生存的慾望,誰知這個神秘女人竟然是義弟劉德華的妻子,有影評人說,如果導演陳可辛對徐靜蕾和李連杰的一夜情刻劃應該更深入,這樣才可以強化兄弟反目的原因。可是這位影評人看得簡單了一點,李連杰和劉德華關係的變化,女人只是其中一點,更重要的是兩個男人對權力和戰爭的看法相差太遠,蘇州城封城殺降的一幕,陳可辛巧妙地為二人日後反目埋下伏筆,電影之所以有深度就是此。 看過 >的朋友都說,李連杰的表演太叫人挖目相看,說他成功擺脫了打仔明星的俗套形象,他演活了心理複雜的大哥,那種在生在亂世,周旋在權力,兄弟,女人中的矛盾,但我卻愛劉德華。劉德華在戲中沒有李連杰複雜的心裡轉變,他的可愛也是可恨之處就是他心理變化得太少,他看不出妻子的異心,也在意昔日的兄弟情,所以當他在茶館看到他們三兄弟的事跡被...

熊黛林

Image
上星期在一個化妝品活動看到熊黛林, 非常美的一個女孩 總嫌郭富城對好不夠好 以熊黛林的條件應該可以更幸福... 還有, 她真的非常高 走在她身邊頓時變了小x人....

港島區補選

曾特首訪京,總理溫家寶向他提出「四方面改善管治」的訓示。「四大方向」其中之一竟然是要「提高港人素質」,筆者起初聽了一頭霧水,難道在溫總眼中香港人質素出了問題,不得不高調提出,整頓一下? 直到看到上星期六的港島區補選競選論壇之後,我才明白溫總所指為何。 上星期的補選競選論壇,是今次補選的重頭戲,無論市民或政界人士均引頸以待,希望看看兩位阿太如何過招,但作為旁觀者,不但看不到一場精采的辯論,更糟糕的是這場所謂的競選論壇,完全暴露了候選人的所有弱點: 欠風度,搶白,x黑…,接近兩小時的節目,叫人對這幾位候選人很失望,他們的表現不但不能令那些未作決定的中間選民有所適從,恐怕大家在電視畫面上看到即使是前高官的表現都是如此不堪,反而打擊投票意慾。 節目的構思本來是挺過癮的,其中一個環節是讓候選人各自向對手發問,誰知這個環節竟然是最「出事」的一環,男的持大聲來蓋過人家的回答,女的就我有我問,不讓你答,當中最難看的是凌x雲,她以錄音帶式重覆又重覆地向葉劉淑儀發問,但完全沒機會讓對方回答,葉劉淑儀已經說: 凌小姐,請你給我回應! 結果還是兩把聲疊在一起,根本聽不對她們在說什麼。 陳太也「露底」。除了政治以外的話題,陳方安生對別的議題認識有局限,其中一的環節是網民向候選人發問,網民問她如何改善虐畜問題,這個問題理應非常容易發揮,但是陳太口震震,只重覆說「加強立法」,陳太行政能力強但即場應對就麻麻; 反而何來答得好,點出了社會從來沒有視動物是生命,只是個人的財產,所以可以隨時揮手掉去,要改變這個觀念,除了立法,還得由教育入手。 別他候選人都不值得提,只想再說一說葉劉淑儀,葉太由美國回港後外型變了,而且一次又一次說真心向市民道歉,但是在選競選論壇上,亞洲電視的羅振邦問得好: 「如果你真心道歉,為什麼不選擇三年前又或者一回港後就道歉? 而是在決定參選後才道歉?」電視都在直播,沒有刪沒有剪,我們都看到葉太根本答不了記者的問題,那麼到底為什麼她突然察覺今是而昨非? 大家心中有數。 這次港島補選論壇候選人已經不好看,據報導說,圍觀市民罵戰四起,差點大打出手; 看來總理溫家寶說要提高港人素質,確實不是無的放夭,又是,總理一向作風務實,豈會有講空話之理?港島補選的結果已經塵埃落定,看見如此質素,也難怪北京遲遲不肯落實普選時間表。 政治是短暫的,港人「素質」有問題更值得重視。既然總理已經提出了,我們也看...

Oxford Reunion

Image
oxford回來後, 很久沒有這樣齊人了 上星期, 我們中間一位朋友結婚, 各人由上海, 韓國, 加拿大特意回來賀他, 真有心.

曾經是這個模樣

Image
天星碼頭已經被移為平地, 可是在不遠以前, 她曾經是這個模樣.... 社會發展太快了 一切不合乎她的節奏的 都被淘汰掉 能令人不感慨嗎?

湯唯與卡地亞

Image
早陣子, 卡地亞開新鋪, 湯唯棒場, 湯唯真人比上鏡美, 很清秀, 我一向喜歡清秀的女子. 離開時, 我的同事跟我說, 她上位真快, 是的, 這個就是際遇, 人最敵不過就是際遇, 好的際遇有如一個不大不小的浪, 遇上一個順風浪, 隨時把你順水推舟, 送上高位, 但如果遇上急浪, 一下子也可以人仰馬翻, 是嗎?

EA Grand opening

Image
EA has just opened a new store in Canton Road last sat and held a party that evening! It was a great party!

EA party巧遇南華球員

Image
上星期六EA 在廣東道開新鋪, 才女canny帶了她南華球隊的隊員參加派對, 現在的球員除了腳法要了得以外, 連外型都甚討好 他們說, 外國會把體育跟商業活動掛勾, 但在香港, 你一日沒出頭, 都只能做窮運動員, 沒有人會支助你. 我說, 香港人就是如此現實, 不要運動員, 其他每個行業都是一樣, 除非出了頭, 否則沒有人會願意灑錢在你身上.....

與施永青先生的一席話

有說政治上一天都已經太長,其實用來形容瞬息萬變的金融市場更加貼。 最近每次有「飯局」話題總離不開股市,在全民皆股的大氣候下,就算平日對炒炒賣賣最沒有興趣的朋友們,都染手一兩股,他們說,不是為鎌大錢,純粹是熱鬧熱鬧。股市的變動雖然最終反映經濟實體的表現,但短線而言,人心所向(也是信心)是決定那隻股升那隻股跌的主要因素,成亦蕭何,敗亦蕭何,當連平日從不炒股的朋友們都入市時,股市大升自然難免,只是,人心難測,所向無定,一念之轉便足以興風作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也。 談股市,彷彿每個人自己就是專家,說得頭頭是道,但是有幾多人是長勝將軍? 股海跟天氣一樣陰情不定,即使天文台都經常有錯誤的預報時,我認為股民與其聽一些所謂的股評家指指點點,我倒寧願跟讀者分享一下中原主席施永青的幾點股海生存的金科玉律,那次雖是私人「飯局」,不是採訪,但若果是有益公眾的, 相信施先生應該不會介意我跟大家分享一下他的投資之道。 施先生提出的第一點正是如何在變幻莫測的股海中,捕捉人心之所向。簡單說,股市即是估市。估什麼?正如上文所說,股市的變動雖然最終反映經濟實體的表現,但短線而言,人心所向才是決定那隻股升那隻股跌的主要因素。舉一個例子,如果你發現一間公司的業績非常,cash flow又強,負債(liability)低,PE只是單位數字,照計這一間公司的股票在這個牛市沖天的環境下,應該是捷捷上升才對,可是她偏偏落於大市,人家天天升十元八塊,她只是升一元兩毫,我還記得「股神」畢非特說,買股票是一個非常科學化的研究,不要盲從,要讀年報看業績,找出一間管理好又有潛力的「未來之星」來重x出擊,這樣的投資一定有賺沒輸; 但是我選的那夥「未來之星」偏偏卻以乎起步乏力,我問施先生為何有這個現象? 難道是畢非特說錯? 還是我選錯? 他說: 「買股票不是決定於自己對股市的看法,而是估計其他大多數人對股市的看法。」 你明白嗎? 施永青的意思這就是說當人人都去買同一隻股票時,這隻股票自然大升; 人人都沽的時候,這隻股票自然大跌; 所以要富貴不要閉翳,就是要估中大戶的動向,到底他們會大手買入那一隻? 在他們大手大手買入前買入,自然水漲船高,在他們買入後才x然大悟,那已經太遲,因為那時候的股票可能已經貴到不得了。但如果買股的智慧比其他人高得太多,即是優質股票,但如果買入太早,然大家又未懂得欣賞之前,那結果就是別的股票天天試高位,...

漢奸風波

早陣子,李柱銘在 >撰文,呼籲牛仔總統布殊不要光做體育迷,而應該在北京奧運將臨的十個月,促進我國改善人權狀況……。結果,被左派陣營罵過狗血淋頭,李柱銘被罵是「漢奸」、「吳三桂」、「盲聾啞」….一下子「漢奸」兩字滿城飛,筆者不打算在此討論李柱銘的動機,又或者他的文章是對還是錯,只是想說一句: 「中國人呀中國人,你們實在太會罵人了! 」 李柱銘今次的「漢奸風波」,使我想起了柏楊。 還在跑前線新聞的時候,在台北就訪問過柏楊老先生,當年他的 >出版時,他同樣地被罵是漢奸; 在那個白色恐怖年代,人人擦政府鞋都來不切,誰敢依心直說? 但是柏楊就是不識死,罵上罵下,有一句說一句,結果被打壓,自己也標籤成漢奸; 他之所以成為漢奸,只是因為他沒有為自己國家顧短, 即使面對外國記者時也直斥其非,毫不留情地批評中國人的醜陋,中國的醬x文化。 柏楊當年的「行為」一樣被視為是國家大忌,被「愛國者」認為是異端邪說; 但是難得的是柏楊豁達,也看得開,他說: 「你罵我是賣國x,是漢奸,好! 那我就賣國給你看! 我就賣這些中國的土地給你,你說這些泥土值多少錢,就多少錢! 五元一擔好不好? 誰來買,我就賣。 」他搖頭說: 「中國人實在太會罵,而且罵得又狼又毒,最好一句說話就罵死你; 他們罵我是賣國x,是漢奸,但是賣國也要有本事的! 不是你說賣就賣! 」 今天,我們回個頭看,誰會說 >不是一本好書? 誰不讚嘆柏楊當年的勇氣? 又有人問,當今中國經濟起飛,中國成為了國際間的超級大國,當年柏楊批評中國人是醜陋的,恐怕他今天要收回了; 可是很x憾,由李柱銘今次的「漢奸風波」看來,卻證明了中國人的醬x文化根本沒有改變過,左派的不要說,他們仍然很會罵人,而且動不動就上綱上線,左一句漢奸,右一句漢奸,他們到底明不明白漢奸是一個多嚴重的控告? 就算是那些口口聲聲說反對要識時務,堅拒仰人鼻息、揣摩上意的知識份子們,在事件上也不敢多言,很多都說什麼國際間雙向的溝通、尊重,是重要的,但不必請求外國的施壓….云云。 今天的中國人跟柏楊那個年代的,恐怕改變的太少,進步也實在太少。 當筆者為此而悲哀的時候,我又想起柏老的一句說: 「經濟可以發展很快,但是文化的改變可能是要待幾代之後,甚至是百幾年才可以改變。」於是我又想: 「即使現在我們未看見我們的民族素養有大進步,但時間還是可以改變一切的。」 如果有一天,我們...

漢奸風波

投名狀徵文比賽

Image
今天跟陳可辛, 才子陶傑及李純恩等, 為投名狀徵文比賽選出最佳文章 香港的徵文比賽竟然有千多人參加, 實在意料不到, 質素如何? 明天告訴你!

第5 屇政壇新秀訓練班招生!

Image
如果大家有興趣同我地一齊做節目 討論時事, 關心社會 留意我們的新一期招生時間la!!

內有張錢錢的搞笑片段--萬萬不能錯過!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9tlxT8UaFs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qAVAqL0twk

張錢錢去街街

Image
好友替錢錢拍了一輯 "沙龍" 還讓它登在雜誌上, 我開心到不得了, 因為錢錢真係好上鏡. 好友還在她的私家blog內大讚錢錢係資優狗, 又聰明又靓, 我聽了, 仲開心過人地讚我呀! 以下是友人, bear bear的文章: 今天,跟小寶寶敘舊。她瘦咗又黑咗,但皮膚一樣好像剝殼雞蛋咁滑。小寶寶說我瘦了,梗係,七磅喎!唔少嘢!我說因為瘦了,趕快拍了輯美女圖,並拿了其中一張給她看,小寶寶反應不俗這次,她帶著寶貝狗狗BB(又名張錢錢),與我一同共敘午餐;兩個女人仔一見面就唔停得口,我不放過問佢拿濱崎步簽名,及免費戲飛的機會。另外,又點會放過「出賣」朋友的機會,今次梗係順手同阿B做埋訪問啦! 十一歲的阿B,駐顏有方,大家都讚她似二歲,我說,這就是物似主人形啦!BB不但可愛,而且極聰明。她何止懂得聽人話,當聽到啱聽的話,仲要「側側頭」有所反應。表情可愛到極。小寶寶把幾句「magic words」告訴我,當為阿B拍照時,不用好像替其它的狗狗拍攝那樣,要打鑼打鼓咁辛苦,一句「去街街」、「扮靚靚」、「阿寶」……總之一聽到愛聽的話,及主人的名字,BB即時有反應。不過,因為我過度興奮,叫個不停,BB在應酬了我幾粒鐘之後,已無乜反應。但我不會放棄,下次一定再玩過。

色戒--色字頭上一把刀

《色 .戒》中的王佳芝本想演一出美人殺漢奸的戲碼,卻因自己一時的意亂情迷而功敗垂成。戲中本應由男漢奸犯下的色戒,最後竟轉移到了女特務自己身上,她不知不確戀上了敵人,犯下了色戒,色不迷人人自迷,美人計中的美人反倒中了計,連累朋黨一併被送上刑場。原來,犯色戒不一定是男人,色字頭上一把刀,男女皆是,眾生實要引此為戒。 劇中的男漢奸和女特務,對自己的信念都堅持到不得了,要不然王佳芝不會為了接近易先生 (實在是找一個機會幹掉他),願以處子之身跟一位男同學發生性關係,目的是希望在勾引易先生時不會露出馬腳,讓對方知道是假扮有夫之婦,可見王佳芝為了完成殺漢奸這個任務,完全不計較付出任何代價; 只是,她,還有鄺裕民和重慶派來的上級指導員老吳,都抵估了用身體用感情來換取情報,這個動作的殺傷力; 它有如雙刃刀,雖能殺人,也能令自己自毀長城。 劇中兩幕不經意暴露出王佳芝注定逃不出鬼門關的命運。 其中的一幕描述兩人在床上纏綿時,王佳芝看着易先生放在床邊的槍袋,她想了半秒,然後用枕頭壓着已經沉迷到不得了的易先生的面上,本來她可以馬上拿槍狠狠在枕頭上開兩槍,易先生是死定了,肉體的親密早已經把這位向來謹慎的漢奸的所有自我保護防線都完全擊潰。劇開始的時候,易先生說所有黑的地方他都不會去,包括電影院,因為黑的地方叫他沒有安全感,也容易被人伏擊; 但這一幕的床上戲,很明顯,他們兩人都改變了; 男的對女已經沒有了戒心,否則他不可能讓王佳芝用枕頭壓着自己的臉; 女的呢? 本來大好機會幹掉這個大漢奸,結果她還是沒有。 一場床上戲,已暗示這次美人計的算盤將打不響。 第二幕是當老吳還叫王佳芝再拖一會,在易先生身上再多打聽一些消息時,王按不住,她茫然也困惑,無助卻又迷戀,鼓起勇氣,向鄺裕民和老吳坦承自己的無法把持,越往她身體裡頭鑽的老易,就越往她心裡頭鑽。她是恐懼了,恐懼再不下手,永遠也下不了; 只是這露骨的不吐不快,只能讓兩個大男人目瞪口呆,無言以對,他們不明白身體的交易,帶出了情慾的高潮,也帶出了王易兩人的靈魂交纏。劇情發展到這裡,王佳芝失手已經是預計中事,「天涯歌女」一曲,既是應付易先生,但恐怕她於此時此刻也弄不清自己的情感:「小妹妹唱歌郎奏琴,郎啊!咱們倆是一條心。」唱的是曲中人,也是自己。 X家說: 色字頭上一把刀; 張愛玲把這句話再清楚不過說明白,犯色,眾生皆會,要不是王佳芝,最後也不會引火自焚。

李鵬飛

有人辭官歸故里,也有人漏夜趕科場。 立法會港島的補選,新一届人大政協輪選都快舉行,有人磨刀霍霍準備躍身政治這個大染缸,誓要嚐嚐權力滋味 ; 也有人玩厭了,寧享人間太平。權力如刀,有有形,有無形,刀刀可以殺人,或見血,或不。權力於很有人來說如毒癮,上癮之後便介不掉; 偏偏李鵬飛說,「夠了! 我拒絕再玩!」 泛民游說陳方安生出戰葉劉前,原本第一位找的是飛哥。「他們跟我說,能夠打贏葉劉的只有兩個人,一個是我,一個是陳太!」但是被他一口拒絕。 「說笑好了! 我要選,二千年早就已經捲土重來! 我根本不想再當議員!」他說罷,舉起三隻手指: 「從政三十年,還不夠嗎? 除了政治,人生還有別的! 」 政治來就是複雜的,從政的人都有所求,很難說真心話。李鵬飛在九八年失掉議席之後,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失掉議席,但他沒失掉平台, 他搖身一變成為城中名嘴,各大電台電視台爭相請他開咪,一支筆一支咪,暢所欲言,論盡東西,從前保皇黨頭頭,今天成了香港良心。「做議員只係一時,做人先係一世。」 跟飛哥結x早在南華早報年代,當年我剛大學畢業,飛哥是一黨之首; 後來熟絡是在有線電視台工作的時候,跟他拍檔了幾次的直選擂台節目; 飛哥是山東人,人爽快,心直,拍檔節目之餘,他無事不談,而且言無不盡; 到現在我們偶爾也聯絡,見見面吃個中午飯,每次都是他付款,他說他從不讓女人賣單,即使是范太和周梁。 看他這十年間,做時事評論,過癮非常,想不到上星期報紙報導,他說年底要淡出政壇,從此連評論都不做了! 「恐怕記者不放過你。」我跟他說笑,那天我們在中環的JIMMY’S KITCHEN吃咖哩。 「到他們不放嗎? 」他提高了聲,「不做就不做了! 陳太參選之後,天天幾十個電話來問我陳太的事,我通通不答。」他說令他決定放下的是因為看罷了高繼標的《羅德丞政海浮沉錄》。 這本書我也看過,精彩! 羅德丞一生英明,但他最致命的缺點是他的性格,目中無人的性格最後把他完結了; 他本是港英政府時代的望族,畢業於牛津大學,在後過渡期,他轉投中方懷抱,專揭港英底牌,處處與港英抬槓,驍勇善戰,鋒芒畢露,雖被北京賞識,被視為特首熱門人選,但也因此觸動港英政府神經,最後北京為平穩過渡,寧選英方較可以接受的董建華,羅德丞從此絕跡香港政壇,鬱鬱而終。 書之所以精彩,除了是羅德丞外,還有是從他政治生涯的上上落落中,看到很多的「人性」。書中每個出現的人物都...

湯唯年代的開始

「長江後浪推前浪」這句話以乎很老套,但卻真實。尤其是在五花八門的電影世界,這句話叫人感受更深,熒幕上一天,已是人間數年,電影世界永遠有新人湧現,今天出了個湯唯,明天又是誰呢? 威尼斯電影節結束,色. 戒讓李安再度奪獅,揚威國際,電影中一班男女演員,有梁朝偉,陳沖,王力宏和湯唯; 一位是八九十年代紅極一時的女星,一位是當時得令的後起之秀,在電影的記者會上,傳媒的焦點都落在在劇中全露的湯唯,又或者是導演李安身上,在電視畫面上只見穿著牛仔褲的陳沖,懶洋洋的躺在梳化上,坐在最開邊,沒太多人注意她,她面上也沒有笑容,她輪為了倍襯。 女明星生涯有如摩天輪,要上來的上來,該下去的下去。今天大家的注意力都投在湯唯身上,曾經炙手可熱的女明星都必然嚐過萬人擁戴的滋味,但當二十年,有些甚至十年過去,誰知這個曾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新人,不會走上前輩的舊路? 這個就是電影圈。它裡面都是一群非常善忘又現實的人。 過去,湯唯曾經參加選美,也演過電視劇,但在色. 戒之前,這通通都不值一提。梁朝偉的演技早已爐火純青,丁先生一角對觀眾而言沒有太大的驚喜,相反,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的湯唯,叫人眼前一亮,一個新演員,想不到她竟然可以有如此大膽的演出; 在威尼斯,記者都問她為什麼會接受這樣一個大膽的角色? 她的答案簡單: 「我真是很喜歡演戲。而且黃金機會一失就恐怕永不復回。」電影中的湯唯不美,尤其頭髮捲起來的時候,臉蛋有點圓,臉圓的女士在鏡頭前總是x底的,但她卻是很有那種書卷氣,導演李安說不少女星也曾自薦這個角色,章子怡,周迅等…名字一大堆,最終李安還是棄用了大牌,選了湯唯。雖然不美,但湯唯的氣質確與王佳芝最接近,溫婉雅氣; 比起章子怡的霸氣,周迅的柔弱,湯唯跑出了。 李安後來也對傳媒說: 「當時章子怡也有試鏡,但我覺得她感覺不太適合,想找一個年輕一點及有新鮮感的擔任女主角。後來才發現她只比湯唯大一嵗,讓我覺得很不好意思。」 這個就是命。就等如當年xxx龍本來是要舒琪演的,但她檔期不成,雙手讓了給章子怡一樣。所以,湯唯也確是一個聰明人,即使全裸又如何? 這是千金難買的機會。 所以人人都說電影圈是夢工場,它最吊x的地方就是能把一個極之平凡的人,變成不平凡。張愛玲曾說: 「成名要趁早。」張愛玲加上李安,造就了湯唯。 據說湯唯人還在威尼斯,各大電影公司已經第一時間想找湯唯簽約,希望盡快以一紙之約把她緊緊x起來。電影圈...

美國人, 你們急什麼?

近日中國的食品、產品安全及環境保護問題,掀起了世界的關注,國際媒體差不多天天在聲討中國貨 , 美政府也在大手回收「中國制造」,傳媒預料這次胡錦濤出席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會議間,必定在以上問題及對外貿易議題上,受到各方面的挑戰。 早兩天,美國副國務卿阿米蒂奇(Richard Armitage)在APEC會議召開前接受澳洲報章訪問時,大力批評中國之所以迅速崛起,還不過是因為總統布殊被伊拉克事務弄得分身乏術,所以忽略了亞洲,才造就了中國的領導地位日益提高。他還說,亞洲存在中國領導地位超越美國的危機…芸芸。 撇開中國本身發展的潛力不說,就算中國確實是因為布殊被伊拉克事務弄得分身乏術,才有機會獨占鼇頭,那又如何? 難道這個世界只容許美國自家獨大,別國稍露頭角就不成? 布殊領導下的美國越來越變本加厲,奉行單邊主意的她經常視中國為最大的威脅,以乎不打壓不成,最近炒得火熱的產品安全問題,雖說中國問題食品也不鮮見,但一下子,問題食品、貨品彷彿傾巢而出,件件要回收,不得不叫人懷疑到底會不會是別有用心,刻意地把中國的食品和產品 “妖魔化” ,原因不過是中國的平價貨大量傾銷美國,雖然銷費者是高興的,但是廠商們卻頭痛,因為他們跟價格低廉的「中國制造」沒得競爭。 據報導,這次胡錦濤出席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會議間,會發表多場演講,消除外界的「中國威脅論」的憂慮; 近年,這個已經變成了中國領導人外訪的指定動作,胡錦濤、溫家寶每次外訪都要跟人家說好話,當筆者還在跑前線新聞的時候,溫家寶在美國會見當地銀行界人士已經說: 「即使現在中國的國內生產總產正不斷飆升,但是中國有十三億人口,當任何一個大數字被這十三億一除,都成了一個很小的數字。」可是,美國人都患了恐懼症,聽不入耳。 當世界都在討論「中國威脅論」的時候,筆者不禁問: 中國是真的崛起了嗎? 如果她根本未崛起又能威脅誰? 近年中國的經濟雖是急速發展,但是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中國還要面對很多的問題,這全都成了她崛起的障礙。譬如中國的政治改革尚未完成,法治制度並不完善;政府對傳媒的監控太多,限制了思想的自由交流,也扼殺了創意的發展。另外,在教育方面,到目前為止,在中國能夠接受教育的仍然屬小部分,大部分的農村人口,依然沒有機會能夠接受教育的,從2000年至2005年的五年間,中國的成年文盲總數從八萬七百萬增至一億多人。試想一想,如果一個國家普...

杜琪峰

Image
近年香港電影史上,最會拍「男人戲」的,除了杜琪峰,我想不出別的名字。 , , 到即將上晝的 ,都是剛陽氣十足的「男人戲」,女角反而是x襯。一群男人,無論是正是邪,在杜琪峰的鏡頭下都是有型有款。 和 都被認為是杜琪峰近年的出色之作,尤其是 。據說,這部戲拍了只是廿天左右,講述五個殺手的兄弟情誼,成本僅二百五十萬。這個年代,拍電影每每都講求大cast大製作,要有賣埠的明星陣容,才容易找到投資者; 相比下, 什麼都沒有: 沒有大cast,沒有大場面,幾個「老戲骨」擔起整部戲。然而,在導演的領軍下,細緻的劇本,出色的拍攝技巧加上音樂的配搭,使整套戲戲味極濃,輿論事先並不看好 ,想不到該片獲得了五倍於成本的票房,更橫掃當年各大電影獎項,杜琪峰一舉拿下金馬獎、金像獎最佳導演,男主角之一的吳鎮宇也成功問鼎金馬影帝。 杜琪峰畫出不一定要有大cast才有票房的神話,他總是說: 「我不愛用大明星,除非他本身是演員。」言下之意,再清楚不過。這個彷彿也在說明: 觀眾買票進場是來看杜琪峰的戲,而不是來看明星,杜琪峰的電影也不會因為遷就誰來改變。 對於電影,他很有自己的原則,這個跟他堅拒進軍荷里活一樣。「我有自己的堅持,很多傳媒同行問我: 為什麼不到荷里活去? 我反問: 為什麼要去? 我認為要拍出一個地方的文化特質,除非對這個地方很熟、很認識,我不認為我認識荷里活比香港多,既然如此,為什麼要離開? 如果到荷里活只為身價上升,我認為沒有必要!」他說拍出擁有香港味道,香港特色的電影,意義來得更大、更重要。後來看報導,知道X家輝很為此感動,因為「生於斯,紅於斯」的本地導演走的走,已經買少見少,新的一批,縱有幹勁卻未完全成熟,如果又再走一批,「東方荷里活」恐怕已在夕陽。 回歸十年,不少影評人也回顧香港電影十年發展,這十年以來,香港電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年產二百部的輝煌日子走向年產五十五部,題材受限、資金受限、風格轉變。這是一個艱難的十年,譽為「東方荷里活」的香港電影而言,這一路有崎嶇,有傷痛,有挑戰,也有機遇,然而要在種種限制下突圍而出,杜琪峰有自己的方法。 「拍黑社會電影可以有效大的發揮。」 我即時登大了眼!  「我拍黑社會電影並不是我認同這幫人的道德觀念或者是做事方法,我是很看不起黑社會的,因為他們是欺壓弱小來得到利益,如果對方有權有勢,他們就唔敢 “ 蝦” 。 只是他們那個圈子,他們奉行的 “...

股市瘋了!!

過去,股市上上落落,甚至大起大跌,我也不關心,只因那時候年紀小,少年時的我一直相信知識才是致富的關鍵。炒股票? No Way! 後來,人長大了,才明白,這個社會,原來是一個無法腳踏實地地工作,就能獲得合理生活質素的社會,香港不是這樣一個地方。尤其當我聽見林夕說: 「幸好有投資股票,單靠作曲填詞,恐怕要轉行了! 」這句話令我百感交集,又是驚又是悲。這個年代,越來越多人棒股神巴菲特為偶像,尊敬他比自己父母親更甚,為什麼? 因為他不費勁的在股票市場一買一賣,不單累積驚人財富,甚至名聲遠播,他的書比諾貝爾得獎者的好賣,他的說話都被奉為金科玉律。 最近股市有如過山車,上落千幾點,小股民個個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廿四小時的一x一笑,都被數字操控着。現在我也有買一些股票,不是妄想發達,只是希望回報會比在銀行做定期好,而且我是門外漢,所以不會短炒,概念股沒有核心業務的也不炒,只會長期持有一些優質股,半年一年收收派息,看它漲了幾個價位,心裡很樂胃。這樣投資,確實比胡亂花費好。 在股壇,不論是賴以為生,又或者是找「外快」的,這陣子都避不開討論美國次案問題,日元拆息高企,股市大上大落,拖累股市日潟千幾點,人人以為股崩提早來臨,跟據巴菲特的理論,股崩或者股災其實沒有啥不好,因為找緊這個時候才能以便宜的價格買入優質股,他的投資原則其實並非什麼深奧學問: 簡單說,就是平買貴賣。早陣子的股崩,我把巴菲特「平買貴賣」的理論實踐出來,果然奏效! 只是,以為可以股市會再跌幾天,誰知大陸又來一招: 資金自由行,內地股民可以在天津開戶,投資香港的股票市場,這個新政策只是剛宣佈,距離實行日子還有時候,可是這架「股海直通車」,又刺激股民 神經,股市v形反彈,未來得及買已經又水漲船高,計劃都被打亂了。 說到內地股民,他們跟香港股民不一樣,最大分別是香港股民會怕,但是他們卻不會。他們的危機意識很低。如今,中國人買股票,投機心態大於投資意識,人人都想趁熱撈一把,任何價位都有人搶有人買,股市天天創新高。 巴菲特說投資股票的都是貪婪的人,不貪婪就不會入市。但是貪婪也要懂恐懼,他說: 「貪婪是好的,但要有足夠的耐性鍛煉貪婪。你要在別人恐懼時展現貪婪,而在別人展現貪婪時,你要恐懼。」這就是說不要懂當別人貪婪時自己也貪婪,別人恐懼時自己也恐懼。這樣只有輸不會贏。 可是,中國的股民都是前仆後繼的,十三億人口,瘋狂起來,難以想像。...

自然好睇---亞視本港台

Image
我是其中一位嘉賓, 地點萬宜水庫, 不要以為萬宜水庫沒什麼特別, 請留意節目 包你有驚喜!

國民教育

香港回歸十年,不知不覺間國民教育以乎已經取替了公民教育,連新任的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也說,推廣國民教育將會是政府未來的工作重點。看來,特區政府已認定加強市民對中國的認同,比提高香港人的公民質素: 就是尊重他人,責任感和承擔責任等,更為重要。 什麼是國民教育? 國民教育就是加強市民對中國的認同,令市民支持國家領導人的對港政策,以及提高香港市民的愛國情懷。回歸以來,中央跟特區政府都盛讚一國兩制成功,但是暗地裡卻批評香港的人心未完全回歸。零三年的五十萬人上街大遊行,在北京眼中就是人心未回歸的表現之一,事實上,北京也一直認為香港的主權回歸跟香港人心回歸並不對稱,特區政府因此也責無旁貸,要着力為中央統領香港人的人心 , 使心繫家國不只是流於唱唱歌仔,而真是人心之所向; 公民教育委員會為了配合這個方針,這幾年也投放特別多資源在國民教育的推廣上,每晚新聞報導前轉播的國歌就是例子之一。 有全國人大代表為了加快和加強對港人國民教育的灌輸,提出要讓衛星電視於公屋「落地」,原因是香港回歸多年,如果可以看到中央電視台,這便能在愛國教育方面發揮作用,但建議卻因為按製費高達十二億而被否決。 加深港人對國家的了解,提升我們對國家的情懷,筆者沒有反對; 但若果是以共產黨傳統那種「洗腦」式,那種動員式的方法,以為天天播,日日灌輸的方式便可以向我們灌輸國民教育,就實在是愚蠢到不得了; 如果香港的左派朋友認為這些手法是可行的,那是實在是食古不化,無聊到不得了! 首先,筆者不認為香港人會愛看propaganda,人心回歸絕不可能是每天播幾次國歌,看看中央電視台和做一些很門面的功夫就可以成功; 國民教育是要灌輸國家的一些價值觀,道德觀; 那麼我會問: 中國的價值觀到底是什麼? 中國的道德價值是什麼? 一位英國學者跟我說: 「中國人都以個人為單位,譬如說,我會把『我』的家打理乾淨,因為這是『我』的家;而『我』家以外的地方,例如公共走廊、馬路,甚至是公共廁所等的清潔問題,就不是『我』的責任了!所以,在中國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家以外的地方都是髒得很。中國境內也特別多假食品、假用料的情況,「打假」永遠也打不完,人們認為是『你』吃了假食品出問題,不是『我』出問題,『我』賺了錢便算。中國之所以比其他國家都特別多假的東西,就是因為中國人沒有大眾利益的觀念。」 如果一個國家四周都充斥着假東西,那即是沒有誠信,沒有誠信,道...

走看東西,. 網上有得賣了!

pls check out the following link:} 網上書店 www.cp1897.com 上載新書,海外讀者可購書。 http://www.cp1897.com.hk/html/mkt/testread/eastwest/main.html 另在香港書城網,亦上載此書作訂購 http://www.hkbookcity.com/showbook2.php?serial_no=114178

當杜琪峰遇上金庸

Image
小時候, 在電視上看射鵰英雄傳, 出自杜琪峰手筆, 杜SIR是超級金庸迷, 他說, 一生人最敬重的長輩就是查先生, 還有香江最好的編劇, 偉家輝先生 那天我們一起拜會了查先生.

神童熱

常說香港是一個急功的社會,看! 最近掀起了的神童熱,就是一例子。 「有人以九嵗之齡,在英國高考考得優良成績,也有人十四嵗已經被大學錄取…等」,早陣子,大部份報章隔兩天就以大篇幅,甚至頭條新聞去報導多位神童的故事,剛開始時還覺得,香港出了這樣優秀的孩子,實在可喜可賀,報導自然也順理成章,只是報導太多變成了渲染,開始令人有點煩厭,坦白說,讀書成績好,入了名牌大學當然高興,但是神童們將來對社會是不是有貢獻,尚有待幾十年的日子來驗證; 而且讀書成績也不是衡量一個人的人品和日後成就的唯一一把尺,即使成績不理想的同學,將來成就也不一定遜色; 人的成長好比種花一樣,有的花開得早,有的花開得遲; 有的花季長,有的花季短; 有的鮮艷,有的芬芳; 孩子的成長跟種花一樣,除了品種以外,園丁的護理,陽光,土壞和氣候,都有可能影響花朵的成長。 可是最近的新聞報導,都過份地宣傳天才,成績好的,都被稱之為神童,那成績不好的又怎辦? 筆者只擔心會挫傷一些孩子的自信心又或者令有些急功近利的父母,從此又不斷向孩子迫功課。 人人都說香港的主流教育制度是一種「填鴨式」的制度 ── 不斷地給孩子灌輸大量的知識,不理孩子明白與否,消化與否,就是務求把所有知識不停的往孩子身上灌,情況好比農夫要把一隻鴨子灌得肥美壯大一樣。我們這一代,不理好壞,都是不斷被灌長大的「肥鴨」一族。無止境的不斷抄寫、天天背書、日日唸默,一個學期尚未完結,便已在準備下一學年的功課;英語還沒有學好,就要準備學法文、普通話……教育變成了一個學生與家長求分數的工具。「肥鴨一族」的最大的一個特徵是︰思考力不強。由於習慣了別人提供資料,自己不用思考,孩子的思考力自然比較弱,思考的過程亦比較慢。「填鴨式」教育着重的是灌輸知識予學生,並不鼓勵他們思考;而且,只着重孩子的學業表現,簡單來說,就是只看重你拿「A」還是「D」,其他的,譬如是創造能力、思考能力、價值觀的建立等,一概也不需要理會。 純粹以成績定生死,是香港教育制度最大的幣病,傳授知識的過程裡,只是一味的給孩子們進行大量的知識灌輸,務求把所有知識不停的往孩子身上灌,每天不斷抄抄寫寫、天天背書、日日諗默,可是這不是教育的真正意義; 相反,如果講者能夠透過傳授知識的過程,刺激受眾的思想,令他們產生對學問追求的慾望,並讓他們在學會一個學問的同時,有能力再去創造和發掘新的問題,這才是真正的教育,這樣的教學...

快樂指數

嶺南大學的調查指,港人的快樂指數每況愈下,據說是三年來的最低點,也就是說,大部份的香港人都活得不太快樂; 言猶在耳,曾特首在去年底還說香港的經濟是二十年來最好的,事實上,單看數據,香港人應該是快樂的: 今年整體的經濟比去年好,多數的打工仔都有人工加,股市受惠於內地熱錢流入,天天創新高,股市暢旺,連帶地產市度都狂升,豪宅四萬幾元一尺,大家聽了都嘩嘩聲,但卻從不乏成交,至於失業率也是新低,只是,有了金錢,香港人也不快樂。 當曾蔭權得意兮兮在領導人面前說,「目前是二十年來最好的時候」,這個調查的結果實在來得很諷刺,因為它證明了快樂和金錢不一定成為正比。 有評論說,香港人不快樂其中一個原因是貧富問題越來越嚴重,堅尼系數一直在上升,只是政府不願意面對,也不願意正視問題的嚴重性; 沒有錢的,每天要為三餐憂心,上午要為下午擔憂,解決了今天又要為明天擔心,這樣的日子誰也不可能快樂; 但是即使是沒有太大經濟壓力的一幫人,原來也不快樂,為什麼? 過去總以為有錢一定快樂,因為金錢可解決很多問題,它也可以滿足很多慾望,只是,如果這個邏輯是對的,富豪們一定是世上最快樂的一群; 但事實上又不盡言,金錢換來快樂只是中了一部份,除了金錢之外,一個人的快樂還是不快樂,還受着很多因素影響,例如說社會的氣氛,家庭的和諧,朋友之間的關愛…等。 然而,香港在這方面,卻做得越來越差; 當然如果把香港跟最差的地區比較,香港是天堂,但是比起過去,香港的確是退步了。 現在每天打開報紙,不是家庭暴力就是政制爭x,一大早的好心情,看到這些新聞已經沉了一大截,心情差的日子,筆者會索性不讀報,為了不要再X煩; 政府拆了天星,又拆皇后,街上抗爭的年輕人,為我們捍衛着這個社會集體回憶的一群人,最後一個一個被抬走,政府連市民最一丁點的回憶都扼殺了 , 香港也彷彿被掏空,一個只有經濟增長,一個只有高橋大馬路,但是內裡空空的地方怎會叫人快樂呢? 還有,香港的空氣污染越來越嚴重,最差的時候走在街上,會發現自己連呼吸都有困難,不用上班的日子還是躲在家裡好,曾蔭權不是說藍天行動嗎? 最後也不過是只聞樓梯響,香港的灰白天空,還不是灰白嗎? 不是要把所有問題推到政府頭上來,只是特區政府多次說「急市民所急,想市民所想」,既然如此,如果大多數香港市民都是生活不快樂的,政府是不是要好好反省? 究竟是什麼地方出了亂子? 想要做個有錢人不容易,因為搵食...

假新聞? 說得太易了!

上星期到北京出差,分別跟中央電視台和北京電視台的朋友見面,話題都離不開上個月北京電視台爆出了一宗有人把紙箱剁碎了做包子的「肉餡」的新聞,電視台的朋友都認為是北京台的記者為了搶新聞而造假,他們以乎對官方這個藉口都沒有懷疑,只是, 中國大陸的食品,發菜可以是假的,醬油可以是假的,雞蛋也可以是假的時候,一個假包子新聞又會有幾震撼呢? 記者犯得着去冒這個險嗎? 過去十多年的新聞訓練, 我們都知道「狗咬人」不會是新聞,只有「人咬狗」才是新聞,這個邏輯是每個人新聞人做新聞時的一把尺,什麼新聞要造大,什麼是一般處理,就是要看這個新聞到底有幾「出類拔萃」,正如剛才所說,中國的假食品根本是無日無之,幾年前筆者在南非曾訪問過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局長李長江,問他到底中央如何可以解決和杜絕假食品的問題時,當時他也答得坦白,他認為問題根本解決不了,中國地方太大,這些人拿兩個鐵罐就可以造X假醬油出來,你打他,他就跑,跑到一個偏遠地方,拿兩個鐵罐出來又可以再生產了,所以在中國打假永遠打不完。 既然連李長江都認為假食品是處理不了的問題,如果這個記者真的是為了搶新聞而造假,他的判斷是有點問題,因為中國假食品的問題有點像「狗咬人」的新聞,雖然觸目,卻又未致於驚天動地,但是萬一被揭發,後果堪虞,名譽掃地,所以他犯得着去做這個嗎? 相反,我認為是大家忽略了這條新聞背後的政治性: 上個月我們不是差不多隔幾天就聽到新聞報導說美國,墨西哥等國家檢出中國的大白兔糖,牙膏等出問題嗎? 據筆者在中央電視台新聞部工作的朋友說,北京好不容易,花捍了不少金錢和力氣才把一幫外國記者請到北京,讓他們了解中國食品製造的過程,誰知就在這個時候,北京台的記者就爆出了假包子的新聞,據說當時有關領導氣的咬牙切齒地追問是誰幹的,過了幾天,就公布是北京台的記者造假新聞。 中央電視台轉播了這宗新聞三次,事件之後,負責審批這宗新聞「出街」的負責人連日被中央台的「領導」召見,見面時,他遲了兩個小時,一面灰白地說,他連日在「領導」的教導下重新學習,每天都在寫報告。 這宗假新聞事件曝光後,記者被一口咬定造假,可是這位記者卻沒有一個公開自辯的機會,雖然筆者不能說沒有這個可能 (造假新聞),但是時間太巧合了,而且中央官員的可信性我倒是懷疑的,SARS時他們多番隱瞞已令他們公信力蕩然無存,可是這回官員一X定音,說記者造假卻沒有太多人質疑,這個是可悲的...

書展很成功! 多謝各位!

Image

書展見!

Image
送上邀請咭一張 大家書展見!

See u soon!

Image
My dear friends, Thank you for supporting my new book. I indeed have paid a lot of effort in it this time. The book is available now in bookshops and I will see u all in the coming book fair on 21st and 22nd 3pm to 5 pm at Commercial Press Counter. Can't wait to see u all! sharon

香港靓女多?

有一位由朋友在電台聽過尹光唱過一首歌,叫做「香港靓女多」,他問我: 香港靚女到底算不算多? 我認為是「一線」的靚女,除了是公認的張曼玉,李嘉欣,關之琳,劉嘉玲,鐘楚紅之外,還有那些? 我認真想了三十秒,實在數不出第7個名字,以上五人之中,李嘉欣是最遲出道的一位,但屈指一算也己經是一九八八年的事了 (她於那一年在香港小姐選舉中摘冠),可是自李嘉欣之後,專門發掘本地美女的「香港小姐選舉」在這廿年來,也再沒有發掘出一個像李嘉欣一樣叫人眼前一亮的女孩子,我認為林青霞,鞏利,章子怡,林志玲都是大美人,可惜她們都不是本地生產,誰能再說香港靚女多? 還記得小時候,每逢香港小姐選舉,尤其是總決賽的一晚,商鋪關門關得特別早,商場特別冷清,街上人都不多,一來是那個年代「大show」本來就不多,於是一年一度的香港小姐選舉就變成了市民大眾之間的盛事,大家是趕着回家看的; 二來也是要親眼見證新一屇代表港人的美女誕生。那時候,參加香港小姐選舉即使是落選的佳麗,譬如說鐘楚紅,翁美玲,x淑貞等,雖然她們有些並沒有得到任何獎項,但是她們都是香港人心目中的美女典範。可是,這二十年來,香港小姐選舉對港人的吸引力已經每下愈況,香港小姐選舉再找不到像朱玲玲,張曼玉等質素的美女,而主辦機構也索性把x選佳麗的希望投放在海外同胞身上; 香港小姐選舉又將舉行,一眾候選人水準平平,就像是鄰家女孩一樣,清純是清純的,但卻沒有艷光,欠缺了一份星味,於是傳媒無什麼題材好寫,唯有胡亂炒作一番,譬如說,誰最醜? 誰身材最肥? 誰最犯眾憎? 娛樂新聞有兩種,一種是報導,另一種是「煲水」新聞,以炒作為主,真真假假分不清楚。近年來,有關香港小姐選舉的新聞就是炒作成份較多,賽果也一蟹不如一蟹,港姐選舉同時也由盛事變成了笑話。 香港小姐為港人發掘美女的尺已經失靈,但是卻為演藝圈找來很多有潛質的新星,她們當中不少人成了很出色的演員,例如張曼玉,袁詠儀等,正在努力經營的也有x詩曼,郭x盈等; 在觀察一眾港姐的影視生命發展,又會發現一個現象,就是作為一個女演員,長得太美會局限了發現,反而鄰家女孩的外型發揮空間會更大。不信? 看看李嘉欣,李嘉欣確是一位大美人,眼耳口x都是冰雕玉砌的,但是她在眾多港姐中( 我指是跟她差不多年代的),她的演藝事業是最停滯不前的一位,一名著名導演跟我解釋,是因為李嘉欣長得太標誌太完美了,因此她演的角色很局限,要她演醜...

新書面世了!

Image
第一次到英國牛津大學,是在大學時期;屈指一數 , 已經是十多年前的事。那年,我才十九歲,還是大學一年級生。當時就讀的香港中文大學派出四名學生代表,到牛津大學參加一個國際辯論比賽,很幸運,我是其中一個被選中的。 我第一次獨自出遠門,而且是代表中大參加比賽,心情既緊張又興奮。大學城的一切都令我眼界大開,譬如說辯論比賽的模式和辯題,就叫我嘖嘖稱奇: 「Don’t play God with Genes」,「When the two elephants make love, only the grass gets hurt」那時候心想:天啊!這是甚麼題目?我們幾個隊員有時候連題目尚未弄清,比賽便要開始。我們每人有七分鐘的演說時間,至今,我依然認為那七分鐘比七小時還要難過…… 新鮮的事物還包括我第一次參加英國人的Black Tie Dinner。為了參加這個宴會,出發前,媽媽還特意陪我購買一些「得體」的衣服。晚宴那天,我穿了一件最新的「樽領」毛衣,配上一條長裙,在簡樸的大學環境,這一身打扮,我認為已經是相當不錯了,而且,當時我按理推想:英國天氣只得零下一兩度,一定要穿暖,慎防着涼。 誰知走進舞會,我這個打扮實在是「與眾不同」,其他的女孩都是穿上露背晚裝,打扮高貴,而我就像一個小學生似的。坐在人群之中,我手心一直冒汗,不是因為室內的暖氣,而是我很為自己的打扮而汗顏。那個晚宴的舊照,至今還藏在我的相薄。 離開前線工作之後,曾經有一段時間很迷失,我搞不清楚應該往哪個方向走,最後,拿到了獎學金之後我決定再到英國去,希望在那裡可以找到答案。 於是,我又回到牛津大學來。 九月的英國,天氣已經有點微涼,早上六時我由希斯魯機場出來,坐專線巴士往牛津大學去,巴士沿着倫敦的外圍一直向大學走去,車上只有寥寥可數的幾個人,顯得格外寧靜。牛津的寧謐與倫敦的顯赫成了強大對比,這裡沒有倫敦的繁囂,巴士帶我走過了大學城的小橋流水,一座又一座建於十五十六世紀的大學書院一一出現在我的眼前。我到牛津的那天,距離大學開學還有一星期左右,很多學生還未來到,尤其是來自其他歐洲國家的學生。校園的清幽更能突顯牛津大學城一種淡泊而安定的生活,擁有一種「大隱隱於市」的感覺。這裡培養過不少顯赫人物,總統將相,地因人傳,人因地傳,兩相幫襯,俱著聲名。 在牛津研習的日子,令我再一嘗自大學畢業以來難有的寧靜,使因工作壓力而弄得如橡皮一...

第13 屇上海電視節

Image

我在上海電視節

一個真正的電視/電影節應該是怎樣的? 我的意思是因為它的出現,使整個城市忽然跟平日的不一樣,譬如說,隨時打開電視或收音機都會看到或聽到關於它的宣傳,大家都會因為它而步伐加速,男男女女在咖啡廳都好像不吐不快,7 嘴八舌地在討論劇情,因為他們都剛從戲院走出來…對!一個對板的電視/電影節應該是像魔咒一樣,叫整個城市進入情不自禁的狀態,據同事說,法國的康城電影節就有這樣的魔力,它會使所有的男女老幼都彷彿進入了電影的世界裡,他們不是忙於跑電影院就是忙著追星,總之每天的行為舉動和話題都離不開電影; 我未有機會見識康城的魔力,但是因為工作的關係,今年我第一次參加了上海電視節。 國內每年都會舉行三個電視節,北京和上海的電視節是最熱鬧和最具規模的,今年的上海電視節結束之後兩天,馬上就是上海電影節,一個又一個電影電視節把整個上海變成了一個「全民影展」。上海的電視節熱鬧,因為人多,單位多,競爭者更多; 中國十三億人口的市場不但對本地人吸引,外國的製作公司也企圖分一杯羹,在展館裡,有印度的參展商,也有來自德國,法國和西班牙的,各人出盡法寶努力推銷自已的劇集,事實上,隨着國內經濟的迅速發展,一般人花在娛樂上的消費也越來越多,據國內的行家說,國內對電視劇集的需求非常大,根本是供不應求,所以不論是那一個國家拍的電視劇,只要是故事好,有質素,一被買家看中,隨時有機會打入中國這個新興市場,而且長做長有; 因此一年一度的電視節,就自然成為了一個百家爭鳴的地方,大家不但拼劇集質素,也拼卡士更拼宣傳技巧,有電視台索性在展覽館裡建一個透明直播室,不斷請來中港台的名人紅星,務求增加人氣和人量。 第一次參加國內舉辦的電視節,有如劉佬佬走進大觀園一樣,所有事物都是好奇新鮮的,同時我也驚訝國內的電視業發展比想像還要快速,國內的電視人的創造性,就是我們所謂「度橋」的能力絕對不比香港弱,在展覽館裡,除了要看最先進的攝影器材之外,坦白說,上海電視節最吸引我的地方還是在它裡面的人們。 早上九時踏進展覽館,已經是人山人海,來自全國省市的參展商,買家,採訪的攝影隊把十幾萬呎的展館擠得水洩不通,據同事說,每年參加電視節的都是一班舊面孔,這班人當中一位可能是北京電視台的副台長,一位是廣東台的節目總監,平日基本上沒有什麼機會碰頭,但趁着電視節,大家除了來談合作找生意之外,也趁這次難得機會聚聚頭,大家縱然行色xx,在展覽館內碰上,還是...

天生購物狂

朋友介紹了一本由英國作家Sophie Kinsella寫的小說給我,書名叫「shopaholic &sister」,他說我必定喜歡。噢! 書是描寫一位天生購物狂的瘋狂購物行為,讀了之後才發現自己跟她有幾分相以,尤其是當看見自己喜歡的物品時那種心態:心裡面明明有一把聲音在說,「不要買了,今個月的咭數已經不少」「差不多的款式已經有三個了」但是雙腿卻不聽話,它們自動走到櫃台面前,雙手配合它們拿起那個令我心神不合一的手袋,走到店員前: 「我要這個! 還有什麼顏色呢? 」 自小我都是一個很有紀律的人,只是,除了在購物的時候! 我從小就懷疑自己內裡有另一個人存在,這個她,是一個天生購物狂,她總令我偶爾有異於平日的行為; 尤其是當家人打算去旅行時,這個她會歇斯底里爭取到到日本,歐洲這購物天堂去旅遊,到了像巴黎這些文化之都,她又總是只對那些 Contemporary Arts 「現代藝術」有興趣,什麼是Contemporary Arts? 她的定義跟大家可能會有點出入….她的Contemporary Arts是Prada,LV跟Gucci等。 不要笑她沒有文化,她很相信,簡直是深信令能萬千男女老幼,不論國藉,不論年紀,不論身份,不論貧富,都渴望擁有一個,或者是擁有數個由Prada,LV跟Gucci出產的皮包又或是一對鞋子,他們必定是有他的藝術成份,而且不是曲高和寡的那種,而是很能感動人心的藝術。 書中的Becky跟筆者內裡的「她」還有一個共通點,就是購物能醫百病。Becky為了追那位買寶石的小販,義無反顧跑過那條鋪滿燒紅了炭的小路,在她身邊的朋友都嚇了一跳,走火炭路是練瑜珈的最高境界,對於一個初學者怎可能做得到? 她們追問她走火炭路時到底在想什麼? 什麼事情令她如此專注? 答案就是小販手上的寶石。不要以為作者誇大,筆者也有類似經驗,尤其是過去跑前線新聞隨領導人外訪時,日子天昏地暗,睡得不夠,食無定時,人就像一支快用完的電芯,但是當領導人要去晚宴,只要有一小時的空檔,我們一幫人馬上四出跑去購物,我身上那位天生購物狂會完全支配了我,她什麼都覺得新鮮,什麼都喜歡,什麼都買一大堆,大小商場對於我來說有如天空之城,五光十色。無論明明已經是倦得不堪,但是看到這些「近代」藝術品,瞳孔自然會放射出一閃一是的光芒,一如對愛情的憧憬; 之前積累的疲憊不但一掃而空,整個人還像從新被輸入能量一樣,...

情色版之我見 刊於蘋果日報

37年歷史「中大學生報」因為出了一個「情色版」,闖了禍,風波越搞越大,這回不但損校譽,淫袲物品審裁處暫把第二及第三期的「中大學生報」列為二級刊物,即屬不雅物品,校方可能因此要負上刑事責任。 筆者在中大新聞系畢業,大一時也曾經參與「中大學生報」的編採工作,坦白說我們做什麼題材,寫什麼內容,校方向來都是沒有要求也沒有監管,「中大學生報」的編採是十分自由; 可是由這次「情色版」的事件看來,這個自由確實是被濫用了,學生報的編委會堅持這次「情色版」是言論自由,學術自由的捍衛,筆者認為他們是言重了! 即使是自由也有一個界線,過了界線就是濫用。 一位中大同學給筆者讀這兩期「中大學生報」,一看這個情色版問卷內容,十分嘔心,如果編委會辯稱這個調查是該報希望透過「情色版」建立討論性問題的空間,那麼他們的確是有點幼稚和太過眼高手低。「情色版」的十條問題的設計很輕佻,「你唔覺得做愛好悶咩? 」如果這是電話訪問,筆者必馬上掛線,以為是變態電話,這是什麼問卷? 這些題目根本沒有水平,不科學化,不嚴肅,更沒有學術水平; 這樣的題目可以達到什麼學術討論呢? 大學是一個鼓勵思想交流的地方,在這裡任何說法、想法都可以提出和辯論,在大學裡最常聽到的一句話是 「你認為怎樣? 」,教育的真正意義其實不單單在於灌輸知識,而是如何啟發思考。所以,筆者也認同同學提出不同議題跟別人討論,「情色」當然也可以討論,但是這個題目不容易駕馭,水平不夠就出現了問題, 正如記者採訪時,即使有良好意願,問題也要是中立有技巧,否則一樣為人x病。 學生過了火位,然而校方禁制學生報出版也不該的,學生有如己的小孩,孩子這回不是做了壞事,而是做了一件很幼稚的傻事,希望校方可以以寬容的態度去處理,這個其實也是教育的一個過程。 至於現在不斷有一些學者和中大舊生聯署撐學生,筆者相信他們動機都是良好的,因為學生這段時間所承受的壓力也夠大了,希望事件可以盡快平息; 但是筆者認為這幫學者和舊生們以維護學術自由為擋箭是有點誇大了,因為這根本說不上是干擾學術自由,「中大學生報」「情色版」的內容的確是叫人不安,學生們即使可動機良好,但好心做了傻事,也不等於不用受責。 希望同學們經過這次事件之後,明白自由也有一個限度,而且他們也不是小孩了,出版不是寫了出來就算,而是要負責任的。

攝於北京

Image

大公仔 fashion show

Image

活在當下,請當一個堂堂正正的人

早兩天,我在家裡上網,因為無聊,在GOOGLE裡打了自己的名字上去,想看看會出來什麼的資料,結果發現了一件叫我非常震驚的事情….原來我被跟蹤了! 跟蹤我的是一位中學生。 她把整個的「跟蹤」過程,繪影繪聲的在她的網絡日記公開,包括她在什麼時候「跟蹤」我,她看見我跟家人的情況,她還很興奮地說自己「跟蹤」成功,她形容自己像我在書中描述過去我如何在外國「跟蹤」國家領導人,做突擊訪問一樣,非常刺激,我完全沒有發現她,她只恨自己沒有相機在身,否則可以圖文並X了! 我一邊看,一邊捏一把冷汗! 幸好她只是一位初中學生,她是好奇才跟着我; 幸好她沒有相機,否則我的私隱就被大公開了。 首先,在這裡希望跟大家說一聲,過去因為工作關係,有時候不得不當上了「狗仔隊」追蹤領導人,但是我本人平日絕不會跟蹤任何人,也不讚成去跟蹤別人。 這件事情之後,我想了好幾天,我問自己: 到底我們現在活在一個怎麼樣的社會裡? 原來在科技發達,尤其是互聯網發達之後,這個世界已經變得越來越透明, 我們不能躲也不能避,我們的一言一行隨時被上網,公諸同好。 廿一世紀的世界跟過去不同,過去資訊不發達,人與人之間的通訊只靠書信往來, 二次大戰期間以電報互通消息,雖然在往後幾十年的資訊科技是遂步發展起來,但是在十多年前,要找任何人或公司的資料都不容易,所以當資訊不發達,新聞不開放,某程度上也就是等於是蓋了一個城堡,好的,壞的,惡行和胡塗脹都很容易被保護和遮蓋起來; 但是現在是一個怎樣的社會? 現在是網絡世界,網絡世界越發展得快,越進步,我們就等於活在一個沒遮沒掩的空間一樣,赤裸裸的暴露在千萬人的眼簾下,好的醜的都無所遁形。 跟據外國一些網站統計,平均每7秒鐘就有一個「博客」建立,電腦加上互聯網的普及,都為過去不能發聲的升斗小民提供了一個發聲的機會,他們透過「博客」可以把日常遇到的看到的,即使是微不足道的事都放到互聯網上; 過去,只有政要,明星又或者是具影響力的小數人資料才會被傳媒推銷,但是現在任何人都可以為自己建立一個「博客」網站,換句話說,張三李四昨天買菜吵架,順叔順嫂打麻雀贏了錢,都隨時被放上互聯網,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巴士呀叔」才會「紅」了起來! 由此觀之,網絡世界的威力實在太驚人,小人物隨時可以一夜間在網絡世界成名,更何況是大人物? 科技的發展不得不叫人驚訝,現在只要用google搜查器,天南地北有什麼查不出來? 你...

我的寶貝: 張bb 又名張錢錢

Image
她是十嵗的貴婦狗, 但沒有半點貴婦氣質, 傻氣倒是有的, 她最愛穿新衣, 她的衣服一大籮, 朋友說, 遲點待我寫好新書之後, 給她拍一集沙龍照, 到時候, 她的衣服大派用場了! 她是我家的大公仔...bb, 中文名是張錢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