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蔭權憑什麼說: 現在是廿年來最好?
最近,差不多每一份報紙雜誌,都以豪宅,股市大旺為題材,除了爭先報導名人大亨如何投資成功勁賺五百億,和一班投資銀行大班收過億花紅之外,就連特首曾蔭權在北京述職時,也高調指今年香港的聖誕新年市道,是廿年來最好的。如果到中環,銅鑼灣或尖沙咀一帶看看,我們也許真的以為今年是回歸十年以來,市道最旺和市民「洗」得最豪爽的一個聖誕假期,公司排長龍,市民一大袋一小袋滿載而歸,再看看股市,一個月內,十一隻新股先後掛牌,隻隻「紅盤」,即使不懂什麼是股票的「羊生羊太」,只要用一萬幾千抽到一隻新股,分分鍾有所斬獲,可以輕輕鬆鬆過「肥年」。
只是,天堂跟地獄並存,當曾特首在北大人面前「唱好」香港的同時,家庭暴力案無日無之,家庭暴力的數字今年比去年同時間上升百分之六十五; 貧富懸殊問題方面,根據街坊工友服務處就本港基層勞工的貧窮情況報告,估計目前全港有一百零三萬人,生活於扶貧委員會訂出的貧窮指標上,簡單說,每7 個人之中就有一個是窮人。不止,每月收入少於五千元的在職貧窮人士,起過三十一萬人,而本港的堅尼系數已經攀升至0.525,按聯合國指標,0.4是警界線,0.6就是存在不穩定及危害社會安定。
股市大旺,得益者其實也是小部份人,投資界人士有今年有十多二十個月花紅,但一般打工仔,今年的加薪副度也只不過是百分之三四左右; 只要是正常人,一比較這些數字,必定質疑曾特首憑什麼說: 現在是廿年來最好?
筆者認為曾特首之說實在有誤導之x,正如當新聞攝影師只把鏡頭集中在一個景象並加以放大時,很容易出現以偏概全的情況,所以當曾特首說: 「現在是廿年來最好」的時候,筆者很強烈地認為: 這位特首不老實!
香港的貧富懸殊情況已達警界線,不知政府是沒有遠景,還是力不從心,只會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貧窮問題來了,就弄個扶貧委員會; 家庭暴力問題來了,就弄個家庭事務委員會; 但是這些委員會權責不清,到底他們做些什麼? 改善了什麼? 十個香港人,九個都未必知道。但特區政府以乎以為成立個委員會,委任了一些知名人士,問題就解決了,這個想法很naive。
總理溫家寶曾經說香港存在「深層矛盾」,真的是一矢中的,香港的經濟發展跟民生問題很不協調,但是問題一直沒有被解決而是不斷地在深化和惡法,曾蔭權在北京在一眾鏡頭前,自滿地說: 「現在是廿年來最好的! 」由此可見,他聽不懂溫家寶的話,也看不到溫家寶的苦心; 如果筆者是溫總理,看到曾特首自滿的表情,心理一定不禁罵: 「孺子不可教也! 」
只是,天堂跟地獄並存,當曾特首在北大人面前「唱好」香港的同時,家庭暴力案無日無之,家庭暴力的數字今年比去年同時間上升百分之六十五; 貧富懸殊問題方面,根據街坊工友服務處就本港基層勞工的貧窮情況報告,估計目前全港有一百零三萬人,生活於扶貧委員會訂出的貧窮指標上,簡單說,每7 個人之中就有一個是窮人。不止,每月收入少於五千元的在職貧窮人士,起過三十一萬人,而本港的堅尼系數已經攀升至0.525,按聯合國指標,0.4是警界線,0.6就是存在不穩定及危害社會安定。
股市大旺,得益者其實也是小部份人,投資界人士有今年有十多二十個月花紅,但一般打工仔,今年的加薪副度也只不過是百分之三四左右; 只要是正常人,一比較這些數字,必定質疑曾特首憑什麼說: 現在是廿年來最好?
筆者認為曾特首之說實在有誤導之x,正如當新聞攝影師只把鏡頭集中在一個景象並加以放大時,很容易出現以偏概全的情況,所以當曾特首說: 「現在是廿年來最好」的時候,筆者很強烈地認為: 這位特首不老實!
香港的貧富懸殊情況已達警界線,不知政府是沒有遠景,還是力不從心,只會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貧窮問題來了,就弄個扶貧委員會; 家庭暴力問題來了,就弄個家庭事務委員會; 但是這些委員會權責不清,到底他們做些什麼? 改善了什麼? 十個香港人,九個都未必知道。但特區政府以乎以為成立個委員會,委任了一些知名人士,問題就解決了,這個想法很naive。
總理溫家寶曾經說香港存在「深層矛盾」,真的是一矢中的,香港的經濟發展跟民生問題很不協調,但是問題一直沒有被解決而是不斷地在深化和惡法,曾蔭權在北京在一眾鏡頭前,自滿地說: 「現在是廿年來最好的! 」由此可見,他聽不懂溫家寶的話,也看不到溫家寶的苦心; 如果筆者是溫總理,看到曾特首自滿的表情,心理一定不禁罵: 「孺子不可教也! 」
Comments
曾蔭權以為上京report是廿年來最好的﹐就可以過關﹐ 太看小溫總和胡主席﹐國務院﹐中央書記處﹐外交部﹐都廣佈線眼﹐探察民情。 年復年的假大空﹐擺唔得幾耐。
不知各位看官可有讀過﹐港英末代港督肥彭﹐給了當時的曾財爺一個渾號 "Talkative", 有暇可以查一查﹐包你要讚一讚肥彭的眼光, 也可作茶餘飯後的話題!
溫和有理意見不被接受, 直到出了事又來補镬, 丟人現眼;
社會階梯失去向上能力,
以前官員不出聲還好, 但現在官員出來說大話, 便使人氣憤不已.
我個人覺得這編文章不夠持平,或許對社會帶來更多的「深層矛盾」,只批判而不建議是不夠全面的,解決不到問題的.很多香港市民經常批評政府這個地方、那個地方做得不好,但他們總是缺乏建議.我認為好的批判性文章應具備使讀者思考怎麼解決這「深層矛盾」的大方向.
我嘗試從多角度去分析整件事和分享小弟的愚見.
1. 經濟瘋狂增長
過去一年的經濟確實急速增長,恒指和國指在年尾分別創出二萬點及一萬多點的歷史新高,失業率跌至4.4%的新低(i),從這些大數字來看,現在(的香港經濟)是廿年來最好似乎雖不中亦不遠.
仔細分析2006年股市的上升原因,我認為主要是下列三點:
一.新股熱
2006年有多達88個上市申請及69可以正式上市(ii),以一年有250個工作天計,平均三、四天便有一間公司上市,市民亦普遍認為抽新股等於抽獎,所以不少「羊生羊太」甚至「羊仔羊女」都抽新股,什麼 fundamental analysis通通不理, Profitability, liquidity, solvency, management quality, company prospect, risk factors全部都已經不重要,正正式式是買市不買股的瘋狂抽獎年.當小弟抽新股前看看Prospectuses時,我大部份的朋友都笑我是傻子,他們只看發行股數,一口價Margin已經是不申請便笨了.
二.中國熱
有些人笑言只要有「中」字,就要「樁個頭落去」的說法,在2006年的股票市場似乎很有效,中移動,五行三保都成了升市龍頭.不少甚至單日升超過一成.十二月更有AH互動熱,這個中國熱概念到了非常瘋狂的地步.
三.追落後
其他本來不甚具炒味的股票也因為中字股或新股的帶動而不能不升.
那些炒風健不健康很難介定,沒有這些炒風,我們的經濟很可能停濟不前.我認為適當的炒風能令社會更穩定,例如炒樓行為完全被打壓,樓價會下跌得很快,導致很多供樓人仕負資產.
2. 貧富懸殊
堅尼系數只能反映貧富懸殊的程度,至於怎樣的堅尼系數才叫做合理,安全,我認為是沒有肯定的標準.如果堅尼系數跌至零,代表絕對平等,我們的社會又是否健康呢?堅尼系數越低,表示付出努力或有特殊才能的人得不到適當的回報,我曾經在電視上看過一個談婦女平等的節目,當中有一位女仕主張一位工作了三年的秘書收入要完全相等一位工作了三年的工程師.我對這個建議極為反感,我並不是歧視女性,而是兩樣工作的複雜程度是有很大的差別,工作了三年的秘書,在技能上是沒有什麼大的增值,在市場上要找一個完全代替這工作的人實在太容易了,在供過於求的大前提下,我不認為這些工作要大幅加薪.相反,工作了三年的工程師接觸的Projects是越來越複雜,相對來說,他們的薪水自然可以大幅增加.事實上,有很多高薪工作是適合女仕們的,律師(Solicitor),會計師(Accountants)大多是女性,我舉這個例子是想說明沒有貧富懸殊並非真正的公平及健康.
UBS Investment Bank在APAC的高層今年出了二百個月糧,是衆多投資銀行之首,而普通市民只不過加三幾個百分點薪金,對比的確相當大,但是有其原因的. UBS IB在 Client Experience, Wealth Management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即使 HSBC也沒有類似 UBS IB的服務.但HSBC和其他銀行,致力改進其服務,今年更增加了很多新職位,創造不少就業機會,為減低香港失業率盡了一點點力,這說明了財富的不平均分配,帶來更多的社會動力和使社會發展得快速.
3. 社會問題
其他社會問題如家庭暴力實在太多了,但事實上政府可做的並不多,如果你們覺得有更好的預防方法,為什麼只罵某某委員會權責不清,給更多的改善建議不是更好嗎?
我識為社會問題就好像天氣般,時好時壞,政府可做的只是預測和提醒.至於怎樣預防,應由市民自己做的.好像打風的時間,天文台早早提醒市民要關好窗,不要到危險的地方如山頂,玩滑浪版等等.但有些人還是固執地不聽預告,政府還可以做些什麼?至於提醒方面,我在電視上看見一些廣告清晰地說明家庭暴力解決不了問題.
當然改進空間什麼時候都有,但我們應該欣賞政府的努力.如果有什麼改善地方,不防提出.
4. 政府/曾蔭權的角度
今年的股市單日成交量超過500億的日子特別多,政府在該方面的稅收應是特別多,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在這方面算是有少許交代吧.在民生方面,曾蔭權回避了敏感的商品及服務稅(GST),成功轉移視線到藍天行動,社會的矛盾成功被轉移.這方面的政治智慧是董先生沒有的.
另外香港政府一直主張積極不干預,今年政府在金融方面完全做到,他們運用了「不做不錯」的管理哲學.充分反映了市民力量比政府更大.
我認為這個社會並不是完美,亦不可能是完美,只要是和諧社會,大家努力自己的,生活質素有改善,何須理會貧富懸殊問題呢?
參考:
(i) 2006年12月19日,在香港新聞網發表的最新失業率數字
http://www.news.gov.hk/tc/category/atschool/061219/html/061219tc02005.htm
(ii) 2006在香港聯交所主版,創業版上市的數字
http://www.hkex.com.hk/news/hkexnews/061229new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