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敗犬大作戰@ 南方都市報 today

“敗犬”年輕化,深港不例外 敗犬風潮起,學校里沒有情感課程,社會上更沒有情感培育,他們都失去了談情說愛的能力



敗犬,她們大齡無男友,同時還伴隨著強勢寂寞的色彩。她們抑或在心裡對自己說“我是敗犬女王”,可依舊難掩幾分無奈。而國際金融都市香港曾被譽為男女最平等社會,也因此誕生大批單身女強人,一家香港視頻網站由此想做一檔真人秀,邀請敗犬們來參與改造,最終成為勝犬。

但始料不及的是,前往報名參加大改造的竟然是一批又一批的80後,越來越多後生女擔心自己成為未來的敗犬,讓製作人緊急為節目改名為《小敗犬大作戰》。

僅一岸之隔的深圳,同樣有年輕女孩們開始憂心將來的愛情,微博上火爆的“隨手拍解救大齡女青年”的參與者不乏20出頭的妙齡女子,難道敗犬年輕化其實已經是個universalissue(全球難題)?

敗犬改造,樣貌為先,25歲是宣判期?

最終成功加入《小敗犬大作戰》節目的10位參賽者最大不過26歲,真正符合節目的定位:名副其實小敗犬。這樣的“未雨綢繆”成功吸引香港各界目光,從5月開始持續到8月結束每周一次的真人秀每次都能成為全城話題,網絡社區更翻起滔天討論。

幾乎所有的參賽者在填寫自己的改造計劃時對於外觀都是極有要求,22歲曾做過兼職模特的Coco在鏡頭前咬牙切齒地說:“我只是還沒找到合適的造型,希望通過節目可以改善。”而諸如能夠讓皮膚更完美、髮型更出色的要求出現在每個參賽者的心願欄中,似乎每個人都堅信“我只是不夠美”。製作組在節目中教小敗犬們美容、健身,甚至要求橫掃香港的宅男女神周秀娜現身傳授勝犬秘籍,無非說明,無論是外界還是敗犬們自己都認同外型真是至關重要。

Coco一直難以忘記前男友對她說的:“你長成這樣,讓我怎麼辦?”而對岸的深圳女孩同為22歲的高凌也苦惱表示:“樣子太普通,男生自然是不會主動找我搭訕的,但是我更不敢主動出擊。”兩人對於25歲都有不一樣的敏感:“25歲是死期,如果不在之前變靚,真是注定敗犬。”“女生的黃金期好短啊,應該趁年輕改善,病向淺中醫,等到25歲後更老,更沒市場。”深圳市婦聯鵬城之約婚戀指導中心理事長蔣睦民對於年輕女孩的擔憂也表示贊同:“確實是很無奈,但是婚戀市場上越大齡越難嫁得出不說,外型也是很至關重要的因素。”而深港兩地的“苛刻”審美讓不少女孩叫苦不堪,身高162厘米、體重52斤的高凌其實完全是標準身形,“還是不敢多吃,怕長胖”。香港街頭鋪天蓋地的減肥廣告更是時刻提醒女子“肥胖是罪”,剛大學畢業的香港女生Sharron 就坦言找工作其實就明顯感覺好外型會加太多分,何況男友。“現在好多男人都是看第一眼靚不靚才決定和你交往否,這樣的環境下弄到人不敢不靚。”在深圳某英語培訓機構上班的丁倩也表示自己對外貌本不是很在意,但是周遭所有人對外表都重視起來以後就感覺“真是要在外表上下功夫,我已經24歲,再不注意可能正是未來敗犬”。

對於女性們的“恐慌”,深圳男Neil和港男Ian都覺得有些太過頭,“沒錯,哪個男人不喜歡美女?但是女性只要不過於不修邊幅,性格隨和點,我覺得都很可愛”。Ian更強調感覺好重要,“不一定非要女生擁有多麼出色外表,關鍵是合眼緣,那種很美但是高傲的我自認高攀不起”。

這個社會是不是真的可以“持靚行凶”,美女無往不利?不少香港網民在觀看真人秀後就表示:“這些女孩子不少真是典型,性格爛到‘撲街’,無法溝通,難怪成敗犬。”的確,溝通不來,又怎麼DATE(約會)到呢?

做最好的自己,又何愁成為敗犬?

同為《小敗犬大作戰》參賽者之一的Candy就擁有不俗外表,可依舊自認敗犬,“太內向了,不喜歡與人溝通,喜歡一個人躲起來”。而在節目中她也依舊如此,對人的問話常常是三字以內回答完畢,讓人無法繼續,“真的好需要改,無法認識男性不說,可能連模特這份工作也很難做下去”。

另一位參賽者Kiana,擔任過平面模特,還曾被網民質疑是經紀公司派來的“臥底”,但節目中的她卻是一副典型的文靜女生模樣,長髮戴眼鏡,並且總是表現得萬分緊張。在節目錄影中遲到被評委批評的時候她常常一聲不吭,令人更加生氣。“我天生就容易緊張怕羞,和男生在一起的時候真的感覺沒什麼話題。”也正因為此,即便模樣並不差,她和Candy一樣dry(乾旱)了很久。

目前供職于香港一家法律事務所的Gary就表示性格才是決定自己是否與女生拍拖的重要因素:“對著一個成天不說話的女友就覺得很無聊,本身上班就辛苦下班後就不想這麼悶,還需要費盡心思找話題。”26歲的深圳白領戴玉就說自己上班太累,“下班完全不想說話,就上網看視頻電視劇,感覺自己的話題只能圍繞八卦打轉”。而她的腐女子氣息也讓不少男生望而卻步。“偶爾拿腐開玩笑可以,老是這樣我就覺得這個女生有點問題,而我本身不覺得電視劇是話題。”對於這樣的過宅女孩,在科技園擔任手機開發工程師的Ma rz就表示很難接受。

而愛講是非的Coco曾一度讓網民大呼真是活該敗犬。節目的Speeddating環節 中Coco和另位參賽者Renee就背地裡互相講對方是非,讓同行的男性非常尷尬,無論是深圳男還是港男對於有這樣愛好的女生都覺得難以招架,“覺得這樣的女生會很難相處。”目前還在念大二的香港男Leo坦言,而深圳男蘆葦都強調:“太麻煩了,如果分手她肯定會到處說我壞話,再好看都是算了。”由此可見內向、愛講是非都是兩地男性的交往大忌,而深港女生特有的超強自信也讓男性們有些無奈。節目剛開始所有參賽者聚在一起時就盡數港男缺點:只看臉不看腦、幼稚等等,似乎男人有如劣等生物,而這樣的“批判大會”也在不少深圳女性間開展。“好男人真的太少啊。”但正如陶傑在《港女》一文中所言,“無論港男有幾多不是,你又何必同他們一起沉淪?”做最好的自己,又何愁成為敗犬呢?懂扮靚,少講是非,看清自己的真實需求,不妄自菲薄,不眼高手低,敗犬改造由貌開始,但最終需要改造的仍舊是人之核心———性格而已。

■香港才子才女論『敗犬』小敗犬興起,港男難逃一責陶傑香江第一才子,“小敗犬大作戰”評委之一“‘敗犬’和‘剩女’是不同的,敗犬是給男人直接宣判‘死刑’了。每一年,香港到了適婚年齡又找不到老公的女人多達35萬,其中有一些連戀愛的經歷都沒有。”陶傑對香港如此的敗犬女風潮感慨不已,他直指,“敗犬的興起同這一代香港男人有著直接關係。”八零後、九零後的香港男人似乎嚴重受到電視劇,尤其是來自韓國和日本的那些偶像劇的影響,“他們對女人的要求非常表面,一定要像劇裡面的女人:大眼睛,高個子,胸部大,最好還有一張中學生臉,所謂的幼齒”。陶傑認為這樣的標準十分荒謬:“香港男人現在要求的是範冰冰那樣的‘規劃化靚女’,如果不符合他們的要求,女人直接被淘汰,成為敗犬。”“只有性需求,沒有愛情的憧憬是這些男人另一個致命傷。”陶傑毫不留情地批評道,性的需求滿足起來很容易,花幾百元就可以搞定,性消費比比皆是,“談戀愛要溝通的,要花心思懂浪漫的,而這些男人的感情卻都好像經過閹割。”不過他也發現,香港八零、九零的男人搞到這種田地,不能完全怪他們,他說:“學校里沒有情感教育,社會上更沒有情感教育,他們都失去了談情說愛的能力。”在過去的香港,文學作品里有愛情,電影電視里也講浪漫,“而現在的電視劇,像什麼《金枝欲孽》,是拍給中年人看的,而不考慮年輕人”。

“現在的香港,一個女人單身前景暗淡,很難生活。”在陶傑看來,除了男人的因素,這個社會也沒有給單身女性活路。“如今香港向地產傾斜,使得房價如此高,如果女人一個人生活非常艱難。”他解釋,同英美國家相比,那裡的女性即使單身也可以維持一個比較滿意的生活水準,同內地相比,大量的二、三線城市給“剩女”提供了退路,不至於成為“敗犬”。“香港呢,她們無處可退,一旦給男人嫌棄,就成為了‘敗犬’。”“敗犬”真的就沒有出路嗎?陶傑認為恐怕是沒有可能改變香港目前的敗犬勢態的。

“敗犬的出現本身就體現了香港經濟問題,經濟問題與政治制度又聯繫得緊密,這不是輕易可以改變的。也許港女放下諸多標注,在內地可以擺脫敗犬身份。”小敗犬其實是男權社會中赤裸裸的性別歧視加劇任玨香港中文大學博士生候選人,自嘲元老級敗犬敗犬,是指高學歷、高收入,又找不到男朋友的30來歲的女性,用敗犬來形容她們在社會中的“不成功”狀態。這種所謂的“不成功”,並不是這些女性自身不優秀、事業不成功,而是往往在旁人眼裡,女人的成功主要在於“婚姻和家庭”方面,若沒有婚姻和家庭,女性再有事業上的成就也會被社會認為是“失敗者”。

這種“敗犬”觀,來自于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的性別刻板印象。雖然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女性有了受教育和平等工作的權利和機會,但是在世俗的眼光里,這些成就始終比不上“賢妻良母”來得有說服力。這種固化的女性觀所形成的話語體系,將女性成功的標準窄化到家和婚姻的範疇之內。

隨著“敗犬觀”日益興盛,輿論壓力使得越來越多的年輕女孩開始對未來的愛情、婚姻和家庭產生巨大的焦慮,敗犬年輕化越來越凸顯。上海人民公園里的徵婚廣告上,1979年和1989年的女孩子們同時“比武招親”;微博上@隨手拍解救大齡女青年裡發佈的最年輕的“大齡”女青年是1988年生人。不到24歲就已經是“大齡女青年”了,這讓我們這些元老級敗犬情何以堪呢?

“敗犬”觀,是一種隱藏在社會文化中的“厭女症”現象的直接表達,而敗犬年輕化,則是這種“厭女症”不斷強化的結果。從香港goyeah.com網站的真人秀《小敗犬大作戰》中,我們不難發現,“敗犬”年輕化,不僅擴大了“敗犬”的年齡範圍,更將“婚姻”標準擴大到“不自信”、“身材不好”等方面,泛化了對年輕女性在性格和外貌的否定,將女性的美麗和成功標準僅僅定位在是否有娟好外貌和纖細身材上面,這是將女性物化的具體表現。所謂“敗犬”無非是社會強加在女性身上的負面標簽,這是一種赤裸裸的性別歧視。

另一方面,大傳媒、社會輿論中瀰漫著大量的否定女性的信息,即便是在家庭中,父母對孩子婚姻的擔憂,弱化了對女性獨立自強的肯定和支持,同時也強化了這種負面暗示,這些年輕女性往往內化了這些帶有性別歧視的標準,進而更加不自信,並否定自己的能力和價值。雖然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宣佈,香港總人口中的男女性別比是每1000名女性對881名男性,但2010年未結過婚的男女中,卻是女性少于男性,並非如傳媒宣傳的那樣香港適婚年齡層是男多女少。傳媒的誤導,在某種程度上也是構成女性自我否定的一個外部因素。

從男女擇偶標準上來看,中國社會,尤其是男性,還是較為傾向于推崇“男強女弱”的男女關係,不希望女人強于自己。但具有獨立自主意識的女性越來越多,越來越少女性能夠接受完全依附于男性的男女關係。男女兩性在“擇偶期待”上的勢均力敵,使得符合雙方選擇要求的幾率逐漸變小,這也是為什麼多出來7000萬的光棍,卻依然有大批女性成為“敗犬”的主要原因。

敗犬,是一個被社會標簽化了的負面概念。個人是不是敗犬,和是否被別人視為敗犬,其實是兩回事。女孩認識到自己的獨特的美麗和生命價值,是需要一定的時間和歷練的。這是女性成長的必經之路,需要有家人、朋友和社會的支持和肯定,更需要自己拿出勇氣和智慧面對輿論壓力和社會歧視。

■敗犬『七宗罪』

為什麼在年輕時就預感自己會逐漸“淪落”變成敗犬?單抱怨身邊的男人不懂欣賞又對改變寂寞的生活狀態有何幫助?找出病症對症下藥才是解決之道,那麼敗犬“七宗罪”到底有哪些?



傲慢:不是公主,卻有著公主病,這會令大部分男人敬而遠之,既然知道天底下男人多愛溫柔,何不稍微改變些?



妒忌:愛吃醋,愛在男性面前講他人是非,多少人會解讀此種種行為為率真,只會覺得你是個長舌婦。把心胸放開闊,也要牢記有些話是無論如何不能在異性前講的,別一廂情願認為這世界上真有藍顏知己,無話不談的異性太多只說明一點,你在他們眼中已不是異性。



暴怒:愛發脾氣不是真性情,只會讓人覺得想逃離,男性為什麼放著大把溫和的女性不要,獨獨愛你,別天真了,這不是充滿對野蠻女友一心一意的M男友世界啊!



懶惰:懶得出門認識多點人,懶得打掃家,懶得化妝,懶得著靚衫,請給我一個理由為什麼男人要愛這樣一個不修邊幅的你?貪靚是男人天性,就像你不能阻止貓愛吃魚般,讓自己美麗出現在人前,有何不好?



貪婪:“要有樓有車有高學歷!”請問愛情呢?有車有樓就一定愛你?高薪就一定懂你?對外在條件的苛刻要求只會阻撓與真愛的相遇。



貪食:食多易肥,不是不能愛美食,只是稍微控制讓自己有更好的身形,畢竟10個男人9個愛“事業線”的。



色欲:“要高大、英俊,總之要靚仔!”這樣的男人誰不想要?可惜靚仔大多愛美人,金錢可以買很多東西唯獨很難買愛情,貪帥不如貪情,一顆真摯愛你的心不比完美的外型更適合你?

下期預告:香港馬會的公信力又是如何產生的?

9月11日,香港賽馬會將迎來新馬季的開鑼日,這也是香港馬會一年一度最熱鬧的日子,就連特首曾蔭權也將出現在現場參與活動。與內地人所熟悉的體彩、福彩中心有所相似,香港馬會以非牟利經營模式,提供博彩服務的同時,也承擔了資助社會公益的角色。相對於內地很多合法博彩最後引發的質疑和爭議,香港馬會的博彩經營卻一直為香港市民所信任,這樣的公信力又是如何產生的?面對現時慈善團體的信任危機,香港馬會致力的慈善模式又是怎樣的呢?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反岐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