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陣子聽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 “難”. 同事說工作很難; 朋友說, 生活很難; 舊同學說賺錢好難; 小明星說要紅很難. 一個 “難” 字, 天天在我耳邊此起彼落, 響過不停. 人生本來就是難, 要賺人家的錢, 那會容易? 要人人都喜歡你, 成為炙手可熱的大明星, 當然更不容易, 但天天說難, 難道, 一句難就可以解決問題? 對於挑戰難度, 我有這樣一個看法: 捨難取易, 是死路一條. 容易的事情, 人人會做, 因此其實競爭更大; 捨難取易也是等於把屋建在沙上, 一下子就會塌下來. 相反做難事, 過程很艱辛, 大部份人都會叫你不要做, 因為很難. 但如果能堅持到底而又成功, 那這個人家就不容易步你後塵了. 面對難事, 我們應該以一個怎樣的態度去面對? 我從三文魚上得到了x示. 三文魚? 對, 你沒看錯, 是你在日本餐廳, 十元八塊就可以吃到的三文魚, 牠眇小, 但生命力強, 牠的堅韌度是你意想不到的. 太平洋三文魚一生唯一的X命是繁殖下代, 牠們一輩子只產卵一次, 產卵後, 牠們一生短暫而又艱辛的生命就會結束. 可能你會問, 只是一條魚, 又不用工作, 不用看老闆面色, 不用明爭暗鬥, 不用養妻活兒, 牠們的生命又會有幾艱辛? 太平洋三文魚確實不以人一樣要做以上的工作, 但是在原始世界, 牠們的生命每分每秒都是受着大自然和別的生命威脅, 能不能活到下一秒, 沒有人知道. 有一次我看紀錄片, 幾百萬條太平洋三文魚X流而上, 要回到牠們的出生地產卯, 河的其中一段, 因為乾旱而段流, 幾百萬條魚就困在一個小河段中, 水位一天一天低, 水內的含X量也越來越低, 什麼時候才等到大雨, 把段了的河段可接上? 如果一直不下雨, 幾百萬條魚將會被乾死, 無一生還. 生命懸於一線之際, 天下大雨了, 幾百萬條太平洋三文魚一擁而上, 力爭上游, 可以這回雨太大了一點, 水流很急, 很多體力不濟的魚被沖走, 即使能游上去的魚也因為水流太急而消耗更大體力, 而且沿岸不斷有灰熊在河邊等待牠們,灰熊餓了一個冬天, 很急不及待. 在這樣的一個環境生存, 難不難? 當然難, 因為前面的險阻很多, 而且隨時沒命, 但小小一條三文魚, 這樣渺少的一個生命, 牠竟然比什麼人都堅強, 牠沒有退縮, 仍然排除萬難, 毫不猶疑向上游, 即使牠知道產卯之後, 牠們會筋疲力竭地死去. 看了這個紀錄片, 我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