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施永青先生的一席話
有說政治上一天都已經太長,其實用來形容瞬息萬變的金融市場更加貼。
最近每次有「飯局」話題總離不開股市,在全民皆股的大氣候下,就算平日對炒炒賣賣最沒有興趣的朋友們,都染手一兩股,他們說,不是為鎌大錢,純粹是熱鬧熱鬧。股市的變動雖然最終反映經濟實體的表現,但短線而言,人心所向(也是信心)是決定那隻股升那隻股跌的主要因素,成亦蕭何,敗亦蕭何,當連平日從不炒股的朋友們都入市時,股市大升自然難免,只是,人心難測,所向無定,一念之轉便足以興風作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也。
談股市,彷彿每個人自己就是專家,說得頭頭是道,但是有幾多人是長勝將軍?
股海跟天氣一樣陰情不定,即使天文台都經常有錯誤的預報時,我認為股民與其聽一些所謂的股評家指指點點,我倒寧願跟讀者分享一下中原主席施永青的幾點股海生存的金科玉律,那次雖是私人「飯局」,不是採訪,但若果是有益公眾的,
相信施先生應該不會介意我跟大家分享一下他的投資之道。
施先生提出的第一點正是如何在變幻莫測的股海中,捕捉人心之所向。簡單說,股市即是估市。估什麼?正如上文所說,股市的變動雖然最終反映經濟實體的表現,但短線而言,人心所向才是決定那隻股升那隻股跌的主要因素。舉一個例子,如果你發現一間公司的業績非常,cash flow又強,負債(liability)低,PE只是單位數字,照計這一間公司的股票在這個牛市沖天的環境下,應該是捷捷上升才對,可是她偏偏落於大市,人家天天升十元八塊,她只是升一元兩毫,我還記得「股神」畢非特說,買股票是一個非常科學化的研究,不要盲從,要讀年報看業績,找出一間管理好又有潛力的「未來之星」來重x出擊,這樣的投資一定有賺沒輸; 但是我選的那夥「未來之星」偏偏卻以乎起步乏力,我問施先生為何有這個現象? 難道是畢非特說錯? 還是我選錯? 他說: 「買股票不是決定於自己對股市的看法,而是估計其他大多數人對股市的看法。」
你明白嗎? 施永青的意思這就是說當人人都去買同一隻股票時,這隻股票自然大升; 人人都沽的時候,這隻股票自然大跌; 所以要富貴不要閉翳,就是要估中大戶的動向,到底他們會大手買入那一隻? 在他們大手大手買入前買入,自然水漲船高,在他們買入後才x然大悟,那已經太遲,因為那時候的股票可能已經貴到不得了。但如果買股的智慧比其他人高得太多,即是優質股票,但如果買入太早,然大家又未懂得欣賞之前,那結果就是別的股票天天試高位,而她就停滯不前。
施先生提出的第二點就是優質股票不妨長揸。
這一個又是個人經歷,最後悔的決定不過是太早沽了港交所。坦白說,我對股票認識不多,也不算熱衷,買了一兩隻股票,便放在銀行裡,偶爾才看看行情。英國回來之後,把剩餘的英磅都買了港交所股票,兩個月之後發現升了接近三成,高興得不得了,還以為自己無端端發財,急不及待一口氣把所有的港交所股票都賣掉,拿着幾萬元跟家人吃大餐,誰知高處未算高?
港交所的股票有如恆生指數,一天升十元八塊不足為奇,眨眼間,港交所每手股票的價錢竟然超過一百大元,暗自x心,想再入市又覺得價錢太貴,因為自己當初買回來的價錢不過是數十元,結果呢?天天看着好創新高,自己卻一手都沒有。
施永青說這個是大部份股民最易犯的毛病,這個是他所謂「劣股x遂良股」的理論。「一般人見賺了幾成,或者數倍都自然會止賺,結果好的股票就賣哂,手上揸住的都是表現比較差的股票,你認為它們賺得未夠所以不放,賺得多的反而放哂;這樣就是 “劣股x遂良股”,最後,好的股票都放哂,留下來的都是劣質股。」
施永青這句說話實在太有道理! 試想想你們手上的股票,你總是以為它升到了「合理」手平就把它沽出,其實優質股票不妨長揸,因為很多時候,一沽出了便再買不到這樣的好價錢。而且大部份股民,當沽出股票之後都不會再買回,因為最初自己買入時只不過數十元,當它升至一百大元時,你只會覺得貴,不會再買。結果就失去賺錢的機會。
當然,投機無必勝,只是計算風險後,值博率最高者優先考慮而已,而投機一大定律,就是閣下希望贏多少就要預備輸多少,輸不起切勿沾手,投資收益與風險永遠是正比的,這個定律千古不易,任何人也不會例外。
註: 作者不是投資專家,只認為施先生的投資心德值得跟讀者分享而撰下此文,閣下定投資策略時,還是最好與專業人士相討。
最近每次有「飯局」話題總離不開股市,在全民皆股的大氣候下,就算平日對炒炒賣賣最沒有興趣的朋友們,都染手一兩股,他們說,不是為鎌大錢,純粹是熱鬧熱鬧。股市的變動雖然最終反映經濟實體的表現,但短線而言,人心所向(也是信心)是決定那隻股升那隻股跌的主要因素,成亦蕭何,敗亦蕭何,當連平日從不炒股的朋友們都入市時,股市大升自然難免,只是,人心難測,所向無定,一念之轉便足以興風作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也。
談股市,彷彿每個人自己就是專家,說得頭頭是道,但是有幾多人是長勝將軍?
股海跟天氣一樣陰情不定,即使天文台都經常有錯誤的預報時,我認為股民與其聽一些所謂的股評家指指點點,我倒寧願跟讀者分享一下中原主席施永青的幾點股海生存的金科玉律,那次雖是私人「飯局」,不是採訪,但若果是有益公眾的,
相信施先生應該不會介意我跟大家分享一下他的投資之道。
施先生提出的第一點正是如何在變幻莫測的股海中,捕捉人心之所向。簡單說,股市即是估市。估什麼?正如上文所說,股市的變動雖然最終反映經濟實體的表現,但短線而言,人心所向才是決定那隻股升那隻股跌的主要因素。舉一個例子,如果你發現一間公司的業績非常,cash flow又強,負債(liability)低,PE只是單位數字,照計這一間公司的股票在這個牛市沖天的環境下,應該是捷捷上升才對,可是她偏偏落於大市,人家天天升十元八塊,她只是升一元兩毫,我還記得「股神」畢非特說,買股票是一個非常科學化的研究,不要盲從,要讀年報看業績,找出一間管理好又有潛力的「未來之星」來重x出擊,這樣的投資一定有賺沒輸; 但是我選的那夥「未來之星」偏偏卻以乎起步乏力,我問施先生為何有這個現象? 難道是畢非特說錯? 還是我選錯? 他說: 「買股票不是決定於自己對股市的看法,而是估計其他大多數人對股市的看法。」
你明白嗎? 施永青的意思這就是說當人人都去買同一隻股票時,這隻股票自然大升; 人人都沽的時候,這隻股票自然大跌; 所以要富貴不要閉翳,就是要估中大戶的動向,到底他們會大手買入那一隻? 在他們大手大手買入前買入,自然水漲船高,在他們買入後才x然大悟,那已經太遲,因為那時候的股票可能已經貴到不得了。但如果買股的智慧比其他人高得太多,即是優質股票,但如果買入太早,然大家又未懂得欣賞之前,那結果就是別的股票天天試高位,而她就停滯不前。
施先生提出的第二點就是優質股票不妨長揸。
這一個又是個人經歷,最後悔的決定不過是太早沽了港交所。坦白說,我對股票認識不多,也不算熱衷,買了一兩隻股票,便放在銀行裡,偶爾才看看行情。英國回來之後,把剩餘的英磅都買了港交所股票,兩個月之後發現升了接近三成,高興得不得了,還以為自己無端端發財,急不及待一口氣把所有的港交所股票都賣掉,拿着幾萬元跟家人吃大餐,誰知高處未算高?
港交所的股票有如恆生指數,一天升十元八塊不足為奇,眨眼間,港交所每手股票的價錢竟然超過一百大元,暗自x心,想再入市又覺得價錢太貴,因為自己當初買回來的價錢不過是數十元,結果呢?天天看着好創新高,自己卻一手都沒有。
施永青說這個是大部份股民最易犯的毛病,這個是他所謂「劣股x遂良股」的理論。「一般人見賺了幾成,或者數倍都自然會止賺,結果好的股票就賣哂,手上揸住的都是表現比較差的股票,你認為它們賺得未夠所以不放,賺得多的反而放哂;這樣就是 “劣股x遂良股”,最後,好的股票都放哂,留下來的都是劣質股。」
施永青這句說話實在太有道理! 試想想你們手上的股票,你總是以為它升到了「合理」手平就把它沽出,其實優質股票不妨長揸,因為很多時候,一沽出了便再買不到這樣的好價錢。而且大部份股民,當沽出股票之後都不會再買回,因為最初自己買入時只不過數十元,當它升至一百大元時,你只會覺得貴,不會再買。結果就失去賺錢的機會。
當然,投機無必勝,只是計算風險後,值博率最高者優先考慮而已,而投機一大定律,就是閣下希望贏多少就要預備輸多少,輸不起切勿沾手,投資收益與風險永遠是正比的,這個定律千古不易,任何人也不會例外。
註: 作者不是投資專家,只認為施先生的投資心德值得跟讀者分享而撰下此文,閣下定投資策略時,還是最好與專業人士相討。
Comments
it's nice to meet you last sat at EA Party!
wanna send u back the pictures!
can u leave me your email address?
thanks a lot~
cheers,
mandy
My email is send2sharon@gmail.com
Thank you very much :)
S
thanks!
cheers,
ma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