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
跟朋友說因果, 因果是什麼意思? 用商業的角度來說, 它就是指一個人的自負盈虧, 就當個人是一間公司, 投資得宜, 公司就會得到利益; 公司錯誤投資, 亂花錢, 公司就虧本. 如果以科學的邏輯來說, 因果就是種瓜得瓜, 種豆得豆的道理,種瓜是不會得豆的, 種豆也不會得瓜. 因果中間沒有宗教理論, 它是一個非常科學化的邏輯, 是萬事的根本. 說因果, 有人會以為我在說宗教道理, 我要重申, 因果是邏輯, 跟宗教沒什麼關係, 當然有宗教用了它的思想來就大道理. 最近在讀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 中間又一次證實因果無所不在, 萬物都離不開這個循環. 張居正是明代最出色的政治家, 他在世的時候, 在他的嚴治下, 十年變法, 社會一片欣欣向榮, 當時萬曆皇帝只有9 嵗, 對張居正又敬又畏又依賴, 張居正不批準的, 萬曆不會做; 張居正不喜歡的, 萬曆不敢做. 那時候的張居正權力顛峰, 皇帝聽他的, 群臣怕他的, 天下之間只有張居正, 萬曆明白:他之所以貴為天子是天意, 天意能否保持長久則在於人和. 這個關鍵就是張先生了. x使我讀萬曆十五年的原因是我很想知道, 到底是什麼原因令萬曆後來這樣痛恨張居正? 萬曆在張居正的指導下, 他一直要想當個好皇帝, 為什麼後來竟然幾十年不上朝? 我更想知道萬曆年是大明走向滅亡的年代, 為什麼? 原來都是因果. 長話短說, 張居正要求皇帝至其他官員節儉, 但他卻不能以身作則; 張居正功大, 但為人也非常氣焰,他對一般文人, 有失寬厚, 甚至羞辱他們, 其中的典型是王世貞. 有一位內地的讀者跟我說我`上一篇有關敵戈的文章, 他有這個見解: “非友即敵"的形成,無非兩字"面子"。面子之於中國人實在是"重於泰山"。拒絕了個位人兄的邀請,這可是砸了人家的老臉,比殺父仇人更仇的。面子可是跟利益掛鉤的。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朋友給面子,那就表明我有才(或有財),事情就好辦了。事情辦下來了,錢就有了,關係也鐵了,以後事情就更好辦了,網絡也越鋪越大。不給面子,那是分明斷我財路,滅我前程。不整頓你,就太對不起自己了。情節嚴重者,可整兩頓或數頓。這是為挽回面子而亡羊補牢,我容易嗎我?!至於整人,那是必須往死里整的。斬草必除根。萬一根除不盡,哪天被你翻個身,就可能是我被你整了。 這樣一說就更明白. 張居正種下的因, 有善有惡. 善的就是在他生時, 皇帝聽話 (表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