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好睇---亞視本港台 Get link Facebook X Pinterest Email Other Apps August 26, 2007 我是其中一位嘉賓, 地點萬宜水庫, 不要以為萬宜水庫沒什麼特別, 請留意節目 包你有驚喜! Read more
國民教育 Get link Facebook X Pinterest Email Other Apps August 25, 2007 香港回歸十年,不知不覺間國民教育以乎已經取替了公民教育,連新任的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也說,推廣國民教育將會是政府未來的工作重點。看來,特區政府已認定加強市民對中國的認同,比提高香港人的公民質素: 就是尊重他人,責任感和承擔責任等,更為重要。 什麼是國民教育? 國民教育就是加強市民對中國的認同,令市民支持國家領導人的對港政策,以及提高香港市民的愛國情懷。回歸以來,中央跟特區政府都盛讚一國兩制成功,但是暗地裡卻批評香港的人心未完全回歸。零三年的五十萬人上街大遊行,在北京眼中就是人心未回歸的表現之一,事實上,北京也一直認為香港的主權回歸跟香港人心回歸並不對稱,特區政府因此也責無旁貸,要着力為中央統領香港人的人心 , 使心繫家國不只是流於唱唱歌仔,而真是人心之所向; 公民教育委員會為了配合這個方針,這幾年也投放特別多資源在國民教育的推廣上,每晚新聞報導前轉播的國歌就是例子之一。 有全國人大代表為了加快和加強對港人國民教育的灌輸,提出要讓衛星電視於公屋「落地」,原因是香港回歸多年,如果可以看到中央電視台,這便能在愛國教育方面發揮作用,但建議卻因為按製費高達十二億而被否決。 加深港人對國家的了解,提升我們對國家的情懷,筆者沒有反對; 但若果是以共產黨傳統那種「洗腦」式,那種動員式的方法,以為天天播,日日灌輸的方式便可以向我們灌輸國民教育,就實在是愚蠢到不得了; 如果香港的左派朋友認為這些手法是可行的,那是實在是食古不化,無聊到不得了! 首先,筆者不認為香港人會愛看propaganda,人心回歸絕不可能是每天播幾次國歌,看看中央電視台和做一些很門面的功夫就可以成功; 國民教育是要灌輸國家的一些價值觀,道德觀; 那麼我會問: 中國的價值觀到底是什麼? 中國的道德價值是什麼? 一位英國學者跟我說: 「中國人都以個人為單位,譬如說,我會把『我』的家打理乾淨,因為這是『我』的家;而『我』家以外的地方,例如公共走廊、馬路,甚至是公共廁所等的清潔問題,就不是『我』的責任了!所以,在中國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家以外的地方都是髒得很。中國境內也特別多假食品、假用料的情況,「打假」永遠也打不完,人們認為是『你』吃了假食品出問題,不是『我』出問題,『我』賺了錢便算。中國之所以比其他國家都特別多假的東西,就是因為中國人沒有大眾利益的觀念。」 如果一個國家四周都充斥着假東西,那即是沒有誠信,沒有誠信,道... Read more
走看東西,. 網上有得賣了! Get link Facebook X Pinterest Email Other Apps August 23, 2007 pls check out the following link:} 網上書店 www.cp1897.com 上載新書,海外讀者可購書。 http://www.cp1897.com.hk/html/mkt/testread/eastwest/main.html 另在香港書城網,亦上載此書作訂購 http://www.hkbookcity.com/showbook2.php?serial_no=114178 Read more
當杜琪峰遇上金庸 Get link Facebook X Pinterest Email Other Apps August 20, 2007 小時候, 在電視上看射鵰英雄傳, 出自杜琪峰手筆, 杜SIR是超級金庸迷, 他說, 一生人最敬重的長輩就是查先生, 還有香江最好的編劇, 偉家輝先生 那天我們一起拜會了查先生. Read more
神童熱 Get link Facebook X Pinterest Email Other Apps August 20, 2007 常說香港是一個急功的社會,看! 最近掀起了的神童熱,就是一例子。 「有人以九嵗之齡,在英國高考考得優良成績,也有人十四嵗已經被大學錄取…等」,早陣子,大部份報章隔兩天就以大篇幅,甚至頭條新聞去報導多位神童的故事,剛開始時還覺得,香港出了這樣優秀的孩子,實在可喜可賀,報導自然也順理成章,只是報導太多變成了渲染,開始令人有點煩厭,坦白說,讀書成績好,入了名牌大學當然高興,但是神童們將來對社會是不是有貢獻,尚有待幾十年的日子來驗證; 而且讀書成績也不是衡量一個人的人品和日後成就的唯一一把尺,即使成績不理想的同學,將來成就也不一定遜色; 人的成長好比種花一樣,有的花開得早,有的花開得遲; 有的花季長,有的花季短; 有的鮮艷,有的芬芳; 孩子的成長跟種花一樣,除了品種以外,園丁的護理,陽光,土壞和氣候,都有可能影響花朵的成長。 可是最近的新聞報導,都過份地宣傳天才,成績好的,都被稱之為神童,那成績不好的又怎辦? 筆者只擔心會挫傷一些孩子的自信心又或者令有些急功近利的父母,從此又不斷向孩子迫功課。 人人都說香港的主流教育制度是一種「填鴨式」的制度 ── 不斷地給孩子灌輸大量的知識,不理孩子明白與否,消化與否,就是務求把所有知識不停的往孩子身上灌,情況好比農夫要把一隻鴨子灌得肥美壯大一樣。我們這一代,不理好壞,都是不斷被灌長大的「肥鴨」一族。無止境的不斷抄寫、天天背書、日日唸默,一個學期尚未完結,便已在準備下一學年的功課;英語還沒有學好,就要準備學法文、普通話……教育變成了一個學生與家長求分數的工具。「肥鴨一族」的最大的一個特徵是︰思考力不強。由於習慣了別人提供資料,自己不用思考,孩子的思考力自然比較弱,思考的過程亦比較慢。「填鴨式」教育着重的是灌輸知識予學生,並不鼓勵他們思考;而且,只着重孩子的學業表現,簡單來說,就是只看重你拿「A」還是「D」,其他的,譬如是創造能力、思考能力、價值觀的建立等,一概也不需要理會。 純粹以成績定生死,是香港教育制度最大的幣病,傳授知識的過程裡,只是一味的給孩子們進行大量的知識灌輸,務求把所有知識不停的往孩子身上灌,每天不斷抄抄寫寫、天天背書、日日諗默,可是這不是教育的真正意義; 相反,如果講者能夠透過傳授知識的過程,刺激受眾的思想,令他們產生對學問追求的慾望,並讓他們在學會一個學問的同時,有能力再去創造和發掘新的問題,這才是真正的教育,這樣的教學... Read more
快樂指數 Get link Facebook X Pinterest Email Other Apps August 12, 2007 嶺南大學的調查指,港人的快樂指數每況愈下,據說是三年來的最低點,也就是說,大部份的香港人都活得不太快樂; 言猶在耳,曾特首在去年底還說香港的經濟是二十年來最好的,事實上,單看數據,香港人應該是快樂的: 今年整體的經濟比去年好,多數的打工仔都有人工加,股市受惠於內地熱錢流入,天天創新高,股市暢旺,連帶地產市度都狂升,豪宅四萬幾元一尺,大家聽了都嘩嘩聲,但卻從不乏成交,至於失業率也是新低,只是,有了金錢,香港人也不快樂。 當曾蔭權得意兮兮在領導人面前說,「目前是二十年來最好的時候」,這個調查的結果實在來得很諷刺,因為它證明了快樂和金錢不一定成為正比。 有評論說,香港人不快樂其中一個原因是貧富問題越來越嚴重,堅尼系數一直在上升,只是政府不願意面對,也不願意正視問題的嚴重性; 沒有錢的,每天要為三餐憂心,上午要為下午擔憂,解決了今天又要為明天擔心,這樣的日子誰也不可能快樂; 但是即使是沒有太大經濟壓力的一幫人,原來也不快樂,為什麼? 過去總以為有錢一定快樂,因為金錢可解決很多問題,它也可以滿足很多慾望,只是,如果這個邏輯是對的,富豪們一定是世上最快樂的一群; 但事實上又不盡言,金錢換來快樂只是中了一部份,除了金錢之外,一個人的快樂還是不快樂,還受着很多因素影響,例如說社會的氣氛,家庭的和諧,朋友之間的關愛…等。 然而,香港在這方面,卻做得越來越差; 當然如果把香港跟最差的地區比較,香港是天堂,但是比起過去,香港的確是退步了。 現在每天打開報紙,不是家庭暴力就是政制爭x,一大早的好心情,看到這些新聞已經沉了一大截,心情差的日子,筆者會索性不讀報,為了不要再X煩; 政府拆了天星,又拆皇后,街上抗爭的年輕人,為我們捍衛着這個社會集體回憶的一群人,最後一個一個被抬走,政府連市民最一丁點的回憶都扼殺了 , 香港也彷彿被掏空,一個只有經濟增長,一個只有高橋大馬路,但是內裡空空的地方怎會叫人快樂呢? 還有,香港的空氣污染越來越嚴重,最差的時候走在街上,會發現自己連呼吸都有困難,不用上班的日子還是躲在家裡好,曾蔭權不是說藍天行動嗎? 最後也不過是只聞樓梯響,香港的灰白天空,還不是灰白嗎? 不是要把所有問題推到政府頭上來,只是特區政府多次說「急市民所急,想市民所想」,既然如此,如果大多數香港市民都是生活不快樂的,政府是不是要好好反省? 究竟是什麼地方出了亂子? 想要做個有錢人不容易,因為搵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