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面世了!
第一次到英國牛津大學,是在大學時期;屈指一數 , 已經是十多年前的事。那年,我才十九歲,還是大學一年級生。當時就讀的香港中文大學派出四名學生代表,到牛津大學參加一個國際辯論比賽,很幸運,我是其中一個被選中的。 我第一次獨自出遠門,而且是代表中大參加比賽,心情既緊張又興奮。大學城的一切都令我眼界大開,譬如說辯論比賽的模式和辯題,就叫我嘖嘖稱奇: 「Don’t play God with Genes」,「When the two elephants make love, only the grass gets hurt」那時候心想:天啊!這是甚麼題目?我們幾個隊員有時候連題目尚未弄清,比賽便要開始。我們每人有七分鐘的演說時間,至今,我依然認為那七分鐘比七小時還要難過…… 新鮮的事物還包括我第一次參加英國人的Black Tie Dinner。為了參加這個宴會,出發前,媽媽還特意陪我購買一些「得體」的衣服。晚宴那天,我穿了一件最新的「樽領」毛衣,配上一條長裙,在簡樸的大學環境,這一身打扮,我認為已經是相當不錯了,而且,當時我按理推想:英國天氣只得零下一兩度,一定要穿暖,慎防着涼。 誰知走進舞會,我這個打扮實在是「與眾不同」,其他的女孩都是穿上露背晚裝,打扮高貴,而我就像一個小學生似的。坐在人群之中,我手心一直冒汗,不是因為室內的暖氣,而是我很為自己的打扮而汗顏。那個晚宴的舊照,至今還藏在我的相薄。 離開前線工作之後,曾經有一段時間很迷失,我搞不清楚應該往哪個方向走,最後,拿到了獎學金之後我決定再到英國去,希望在那裡可以找到答案。 於是,我又回到牛津大學來。 九月的英國,天氣已經有點微涼,早上六時我由希斯魯機場出來,坐專線巴士往牛津大學去,巴士沿着倫敦的外圍一直向大學走去,車上只有寥寥可數的幾個人,顯得格外寧靜。牛津的寧謐與倫敦的顯赫成了強大對比,這裡沒有倫敦的繁囂,巴士帶我走過了大學城的小橋流水,一座又一座建於十五十六世紀的大學書院一一出現在我的眼前。我到牛津的那天,距離大學開學還有一星期左右,很多學生還未來到,尤其是來自其他歐洲國家的學生。校園的清幽更能突顯牛津大學城一種淡泊而安定的生活,擁有一種「大隱隱於市」的感覺。這裡培養過不少顯赫人物,總統將相,地因人傳,人因地傳,兩相幫襯,俱著聲名。 在牛津研習的日子,令我再一嘗自大學畢業以來難有的寧靜,使因工作壓力而弄得如橡皮一...